為了“考”上好學校 “奧校”火爆

標籤:

【大紀元2月4日訊】2月3日清晨,擠在早起的人群中,于小靜赶到數學奧林匹克學校。這是她寒假補課中的第6天,今年11歲的于小靜是個五年級學生。据了解,這個寒假在校內外上數學奧校的小學生為數不少。
  
雖然离開學還有一個星期左右,但在一所中學前,進出的學生和守候在門口的家長把不算寬敞的馬路堵得水泄不通。到了中午,端著方便面的學生們聚集在教室里用餐。据傳達室值班人員告訴記者,學校寒假很忙,所有的教室也都全部用上了,從早上8點一直到下午5點多,他要負責打鈴。据了解到,在這個學校補課的學生來自全市各中小學,從初一到高三,所有的功課都可以補。
  
在這個學校補課的初三學生李玉告訴說,這個寒假補10天,不算資料費,交了500元。她說:“我們班80%的同學這個寒假都在補課,學習好的就上了奧校。就為了考個好高中。減負后,許多同學上的奧校停辦了,現在他們又開課了。”

2月2日,一個孩子的母親說:“我們的孩子上五年級,學的也是奧班的數學,孩子特別羡慕那些上奧校的同學,北京市自從實行了小學升初中電腦派位后,我們擔心孩子可能會上不了好學校,孩子補課是不得已,學校布置作業少,我們就擔心,別人家的孩子補這補那,我們就著急,因為考試終歸是道繞不過去的坎儿。”

几乎每個學生家長都是“奧校熱”原因的知情者,小學生奧校熱的直接原因,是為了在“迎春杯”數學競賽中得個好成績,而得了市里一、二、三等獎的可以直接上重點中學。為能擠上“迎春杯”這趟快車,學生們全力拼搏,家長們八仙過海。北京一所重點小學六年級有6個班,每班50個同學,參加奧校學習的每班平均有十五六個人。
  
据知情人分析,辦奧校可以“一舉三得”,一可以發現确有數學特長的學生,二可以營利,三可以保持住學校的聲譽———如果學生在競賽中獲獎,學校就會有好生源。但從獲獎比例看,學生能考上“迎春杯”猶如過獨木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學校長在談到目前奧校熱時說了如下的話:“教育部有据可查的關于學生減負的文件就有22件,但學生負擔就是減不下來。究其原因,就是瓶頸太小,能上大學的人太少。高校擴招,也許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小學階段就競爭白熱化的局面。”  

相關新聞
ASML:將向台積電交付3.8億美元最新光刻機
官方承認中國最高瀑布由水管放水 網友熱議
中共管制航天部件出口 西方或加快去風險
山西沁縣政協主席被殺 傳與拆遷糾紛有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