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回收:生意紅火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從商店“回收”鈔票—可听過這等“好事”?新年長假過后,廣州街頭巷尾一些打著“回收香煙或禮品”招牌的小店生意被“照顧”得特別紅火。

昨天下午,在石牌東路某巷口一家擺著“香煙回收”牌子的雜貨店,羊城晚報的記者問老板收不收煙酒,老板很爽快地答:“當然收,最好是高檔的,你有多少。”他告訴記者,節后來賣禮品煙酒的人最多,一天就有二三十人,“反正是過節別人送的,自己也發愁用不完,不如賣給我們,總比堆在家里浪費好。”記者看到,不大的店堂里不僅有五花八門的煙酒,還有西洋參禮盒等補品。

當然,老板的收購价是遠低于普通商場里的市場价。記者看到,一位男子帶來兩條中華煙,与老板一番討价還价后,最后以市場价格七五折成交。老板坦言:“一般要驗貨怕有假,我們總要賺點差价,但再賣出去也至少比外面便宜一成。”

像一條中華煙,市場价是280元左右,這里只要250多元。記者發現,來小店買煙的人也不少。“這里東西多少便宜實惠點,挺好的。”一位顧客說。

做類似生意的小店在廣州有多少,誰也說不出确切數字。記者采訪了有關市場管理部門,他們認為,像這樣的經營活動雖然有不規范之處,但也沒違反什么法規,很難處理。而且确實有這樣的市場需求,生意還真不錯,有人為積壓多余的禮品尋到了活路,有人買到了又平又靚的貨,也有人賺取了不小的差价,几方面都高興得利。那就沒誰吃虧嗎?

對此,也有人士指出,這种禮品回收現象其實挺令人擔憂,很明顯,一件件倒流回市場“身价大跌”的禮品肯定不是自己掏錢買的,大都是集團消費或送禮的產物,它犧牲的無疑是國家利益。因此對于禮品回收這种現象,大家真該想想對策呢。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什么是百姓最痛恨的腐敗現象
廣東官員上交“紅包”高達數百万元
天津一公司專代人道歉生意旺
南京時興禮品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