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研究先後得到職業獎和斯隆研究學者

柏克萊學者楊培東獲兩獎金獎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3日訊】 (圖為二十九歲的楊培東,徐敏子攝)

据世界日報記者徐敏子柏克萊報導,柏克萊加大化學系助教楊培東近來雙喜臨門,先後獲得美國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頒發的六十萬元「職業獎」(NSF CAREER Award),以及由斯隆基金會(Sloan Foundation)頒發的四萬元「斯隆研究學者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

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系的楊培東是蘇州人,一九九七在哈佛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一九九九年六月加盟柏克萊加大化學系前,曾在聖塔芭芭拉加大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兩年。

 楊培東的研究領域是「納米線科學 」(nanoscience),一納米(nanometer)有多長?楊培東說,一納米相當於二十五萬分之一的頭髮絲。納米不能用一般方法丈量,到底有多長,只能依靠楊培東的比喻去想像了。

 對納米線的研究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但真正形成研究熱潮還只是去年才開始,研究納米線有什麼實際效用呢?楊培東說,他的研究是利用化學的分子、原子組裝成特定結構,理想的納米線結構可使電腦芯片體積更小而速度更快,而這只是納米線眾多功用中的一項。

 楊培東目前領導化學系的「納米線科研組」加入柏克萊加大還不到兩年,楊培東領導的科研小組已成績斐然。

 小個子的楊培東今年才二十九歲,走在校園學生群裡,怎麼看都像一個大學新鮮人,一次被一位教授問及他是否在聽那位教授的課,每週兩次為八十名學生上課的楊培東還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英特爾獎揭曉 華生名落孫山 (3/13/2001)    
  • 兩項科技一等獎為何連續3年空缺 (2/21/2001)    
  • 重獎500万—吳文俊袁隆平獲大陸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 (2/19/2001)    
  • 五位華裔學生入圍英特爾獎決賽 (2/1/2001)    
  • 居美港女生競逐青年諾獎 為港爭光 (1/25/2001)    
  • 馮元楨獲頒美國國家科學獎 (12/2/2000)    
  • 華裔科學家馮元楨獲美國國家科學獎 (11/17/2000)    
  • 諾貝爾和平獎与中國人 (10/19/2000)    
  • 諾貝爾科學獎給誰合适 (10/18/2000)    
  • 諾貝爾評獎者:科學獎所划分的三個學科不能反映科學的最前沿發展 (10/8/2000)
  • 相關新聞
    居美港女生競逐青年諾獎  為港爭光
    重獎500万—吳文俊袁隆平獲大陸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
    兩項科技一等獎為何連續3年空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