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仔隊旋風 八卦狂潮

人氣 2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14日訊】由港渡台的壹週刊創刊﹐投下巨資造勢﹐掀起「狗仔隊」跟蹤挖人隱私的風氣﹐引起名人恐慌﹐也引起非議。媒體一片「八卦」之風﹐在經濟惡劣氣候中﹐填補心靈的空虛。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報道,五月三十一日不到中午十二點﹐台北一家小書局進的十本壹週刊﹐就已銷售一空。其他售賣壹週刊的地方﹐也都是相同的情形。據壹週刊表示﹐壹週刊創刊號共印了二十七萬五千本﹐幾乎全部銷售完畢。「狗仔隊登陸台灣了」是絕大部份台灣民眾對壹週刊的第一印象﹐而壹週刊在台灣﹐也的確出現了一些效應與衝擊。

香港媒體奇人黎智英創辦的壹週刊﹐宣傳策略相當成功。除了號稱砸下約一億兩千萬新台幣(約三百六十四萬美元)在公車車廂﹑戶外及各大媒體大打廣告之外﹐壹週刊從創刊之初﹐就已深深吸引住台灣讀者的目光。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指出﹐壹週刊憑藉著八卦及市場導向的內容﹐在香港運作成功的模式﹐讓台灣讀者產生很大的好奇心﹔接著因為網路媒體明日報的關門而接收明日報員工的事件﹐更加深台灣民眾對壹週刊的印象﹐讓壹週刊在一開始就能讓讀者產生期待的心理。

當然﹐壹週刊的「狗仔隊」﹐還是台灣讀者最感到新鮮的。在壹週刊出刊前﹐陳水扁總統的女兒陳幸妤﹐因為聽說即將出版的壹週刊將報道她未婚懷孕的消息﹐而怒斥一群在她工作場合守候的記者﹐並表示絕無未婚懷孕一事﹐火爆場面在電視播出。但壹週刊創刊號的封面故事﹐是報道陳幸妤的未婚夫趙健銘的感情世界﹐根本和未婚懷孕無關。壹週刊讓其他台灣媒體擺了個大烏龍﹐跟著團團轉的結果﹐使其聲勢更加高漲。事實上﹐除了陳幸妤之外﹐藝人蕭薔的感情世界﹑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的性向問題﹐都在台灣媒體圈流傳成可能是壹週刊的報道內容。由此可以看出﹐壹週刊採訪八卦新聞的「威名」﹐不只讓台灣民眾印象深刻﹐就連台灣媒體本身﹐也都無法自拔。

事實上﹐台灣過去從沒有一個媒體像壹週刊﹐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新聞性﹐也沒有一個媒體﹐會讓其他媒體感受到如此強大的威脅。馮建三認為﹐因為不景氣﹐到處都傳出媒體經營不善﹑可能裁員甚至倒閉的消息。在此情況下﹐以市場為導向的壹週刊進入台灣媒體市場﹐對其他媒體而言﹐將是相當大的威脅﹐因為目前已經競爭十分激烈的廣告市場大餅﹐如果再加入來勢洶洶的壹週刊來瓜分﹐將十分不利﹐甚至可能威脅其它媒體的生存。

其他媒體過度反應

不過其他媒體對壹週刊這樣過度的反應﹐也讓馮建三覺得不可思議。他說﹐台灣媒體過去也有替其他媒體行銷的案例﹐但沒有一個像壹週刊這樣引起媒體總動員的。台灣這幾天﹐不但一般媒體普遍報道壹週刊的創刊號﹐甚至連一般討論政治時事的Call﹣in節目﹐也都好幾天討論著壹週刊現象。

不過過度被關注的結果﹐對壹週刊而言﹐不見得是好事。馮建三看了壹週刊之後說﹐好像沒有預期的「麻辣」。事實上﹐就連壹週刊本身也接到許多讀者的反應﹐認為報道的內容應該更「勁爆」些。而對於壹週刊幾支影射名人的電視廣告﹐也漸漸出現了反效果﹐開始有觀眾對這樣的廣告感到不滿。

不過壹週刊畢竟還是對台灣的媒體文化產生了衝擊。壹週刊最大的對手時報週刊在壹週刊出刊前﹐也端出辛辣的菜色﹐報道台灣副參謀總長夏瀛洲因妻子與較她年輕近四十歲的傳令兵發生戀情而離婚﹐以及立委李文忠離婚將再婚的消息﹐和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考上軍法官可能涉及特權的內幕。馮建三說﹐時報週刊因為壹週刊的登陸﹐而走向「更八卦」﹐中國時報甚至在報紙的第三版以半版的版面為其促銷﹐這種現象並不尋常。他認為﹐中國時報這次居然以這麼大的篇幅及重要的版面來促銷時報週刊﹐就是壹週刊的效應。

民眾對媒體將有負面觀感

至於其他媒體﹐雖然沒有向中國時報般嚴陣以待﹐但對於壹週刊的報道內容﹐也不敢忽視﹐不但無法自行判斷報道內容是否有繼續報道的價值﹐甚至還一窩蜂隨之起舞﹐扮演起為壹週刊查證的角色。

馮建三指出﹐台灣媒體這種一窩蜂八卦化的現象﹐對媒體本身不是好事﹐因為一旦這種挖人隱私的風氣﹐超過讀者所能忍受的範圍﹐就會對媒體產生更負面的看法。馮建三說﹐根據調查﹐台灣媒體在台灣民眾心目中﹐是政治亂源之一﹐如果媒體本身更走向八卦化﹐甚至因為競爭不擇手段地挖人隱私﹐則台灣民眾對媒體將有更負面的觀感﹐對記者的印象更因此而打折。最重要的是﹐讀者將會開始對新聞自由產生質疑﹐認為這是刺探個人隱私﹐而產生很大的反彈。他舉八卦風最盛的英國及香港媒體為例﹐業界為此而制訂記者自律的公約﹐甚至出現立法規範的聲音﹐相信未來台灣媒體也有可能走上這條路。

另外﹐馮建三表示﹐壹週刊完全以市場為取向的經營風格﹐再加上媒體主管強烈主導這樣的編輯風格﹐如果這些記者也認同這樣的作法﹐未來將對記者的自主性產生何種影響﹐值得觀察。馮建三說﹐過去台灣媒體記者的自主性很強﹐都是以自己的專業及判斷﹐去斷定新聞的價值﹐以及報道的份量﹐但壹週刊的媒體記者卻必須從市場的角度去思考新聞﹐這對記者的自主意識將產生怎樣的衝擊﹐相當值得觀察。事實上﹐台灣其他媒體的自主性﹐在這波壹週刊旋風中﹐也受到相當大的考驗。以「陳幸妤事件」為例﹐台灣許多媒體只憑著一句耳語﹐並沒有任何證據﹐就不加思索地跟著報道﹐毫無自主性可言。

壹週刊一位主管則表示﹐市場取向的確在壹週刊佔很重要的份量﹐壹週刊自成立以來﹐已經連續十一年不間斷地做市場調查﹐為的就是找出讀者的口味及真正感興趣的報道。這位主管指出﹐以台灣前一陣子的「老少配」為例﹐他們就接到許多讀者的反應﹐拜託他們不要再報道此事﹐他們已經覺得倒足胃口。這樣的讀者反應﹐和一般媒體記者的判斷有很大的出入﹐至今很多台灣媒體還以為台灣觀眾喜歡看「老少配」的消息。壹週刊認為﹐以市場取向﹐報道讀者真正想看的內容﹐並沒有甚麼不好。

雖然壹週刊以八卦吸引人﹐但它的創刊號卻令很多人失望﹐覺得比不上其他台灣媒體八卦﹐甚至很多人覺得﹐廣告比新聞內容精彩。馮建三認為﹐這或許又是壹週刊的策略﹐希望以較和緩的方式進入台灣﹐以免引起太大的反彈。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正反應了壹週刊的最大危機﹐就是不了解台灣讀者真正的想法。

一本壹週刊﹐讓台灣熱鬧了三天﹐平心而論﹐壹週刊的媒體策略相當成功。但這樣的氣勢能維持多久﹖一百七十多人的編輯部要維持並不容易﹐在台灣景氣衰弱的今天﹐壹週刊能撐多久﹖台灣的八卦風究竟可以吹到甚麼地步﹖台灣讀者的忍耐極限又在何處﹖這些都值得後續觀察。(王雲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林青霞今天剖腹產第二個寶寶 (6/9/2001)    
  • 期望狗仔隊變成扒糞改革者 (6/8/2001)    
  • 台本土雜志以“狗仔”之道還治“狗仔隊”之身 (6/7/2001)    
  • 干卿底事? (6/6/2001)    
  • 狗仔隊頭號目標:蕭薔 (6/6/2001)    
  • 防“狗仔隊”聲東擊西 波姬-小絲結婚也演戲 (6/4/2001)    
  • 波姬.小絲假結婚愚弄狗仔隊 (6/2/2001)    
  • 巴拉圭台商會贈第一千金刺繡嫁妝 (6/1/2001)    
  • 售近30萬本創紀錄 《壹週刊》震動台灣 (5/31/2001)    
  • 狗仔隊空降 震撼台灣 (5/30/2001)    
  • 舒淇戀愛甜蜜密 暱稱男友「Honey」 (5/30/2001)    
  • 中田英壽最新神秘女友: 歌壇才女大黑摩季 (5/22/2001)    
  • 一個娛樂記者心情實錄:談“狗仔隊”的檔次 (5/1/2001)    
  • 伊能靜 抽菸喝酒難懷孕? (4/28/2001)    
  • 章子怡巧言答緋聞 不屑香港狗仔隊 (4/16/2001)    
  • 壹周刊記者當狗仔隊 跟監笑話一籮筐 (4/3/2001)    
  • 王菲与重慶記者捉迷藏 (3/26/2001)    
  • 梁詠琪為愛退出娛樂圈 (3/18/2001)    
  • 梁詠琪揚言3年后退出 (3/18/2001)    
  • 好萊塢巨星的秘密花園 – 猜猜在哪里? (2/23/2001)
  • 相關新聞
    好萊塢巨星的秘密花園 - 猜猜在哪里?
    梁詠琪揚言3年后退出
    梁詠琪為愛退出娛樂圈
    王菲与重慶記者捉迷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