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 江澤民七一講話有強化一黨專政的作用

金鐘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5日訊】 江澤民提出私營企業家可以入黨,似乎有意修正中共性質,但與蘇共之「全民黨」不同,仍是有利於加強一黨專政,實現權力與金錢的更大結合,並非向社會民主黨轉化。

  江澤民七月一日上午發表中共八十週年講話,下午美國之音與英國廣播公司BBC來電訪問,當時彼此只是根據網上簡短的電訊進行討論,後來看到講話全文,覺得有必要在那天訪談的基礎上作一些補充。

  江澤民這篇講話有沒有新意?這是世人議論最多的問題。評論界認為,江開了一個口子:允許私營企業家入黨。華盛頓郵報甚至認為這是「中共性質即將改變的重要標誌。」

和蘇共全民黨的修正並不相同

  長達二萬字的江七一講話分四大部份,重心在闡述「三個代表」。關於私人企業家可以入黨的表述,在落實「三個代表」的第三部份。談到黨的性質時,江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階層構成」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個體戶、私人企業主在內的新階層,江肯定他們為發展生產力作出了貢獻。接著談到吸收新黨員標準時,江表示應該把「社會其他方面的優秀份子吸收到黨內來。」而政治上先進落後的標準,也不能簡單地由財產的多少而定。

  江這段話前後約二千字,可謂吞吞吐吐,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已表達出私營企業家、個體戶、外資管理人員等可以入黨的意向,這確是這篇七一講話的新意所在。

  馬列正統學說對共產黨的性質,規定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甚至認為「政黨與國家都是階級鬥爭的工具」。這些定義成為毛時代反修、文革的殺敵利器。在批判蘇共赫魯曉夫背叛革命的罪狀中就有一條:搞「全民黨」。那是一九六一年蘇共二十二大,新通過的蘇共綱領宣佈,蘇聯已完成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使命,國家已從階級統治的工具變為全民意志的機構,即全民的國家,「工人階級的共產黨已變成蘇聯人民的先鋒隊,成了全體人民的黨。」

  可見,赫魯曉夫的「全民黨」,和江澤民的「資本家入黨」,性質上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基於「社會主義在蘇聯的勝利」,消滅了剝削階級,社會已凈化一致,共產黨便失去了「階級統治工具」的功能,當然成為全民的黨,這在理論上是完全順理成章的,並非背叛馬列教義。而後者則正好相反,是基於中國社會階層的演變,資本家在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中,已顯示其對社會的正面價值和肯定的地位,而工人階級的實際作用已大打折扣,既然中共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私人企業家就沒有被排斥的必要,因此黨可以向他們門戶開放。以馬列原教旨主義而言,要消滅的資本家可以登堂入室,當然不通,這是「修正主義」。

  但瞭解中共的人,不會感到驚訝,因為中共革命從來就沒有蘇共那麼純粹,到五六年八大時,黨員成份仍有三分之二是農民,它從來就是個農民黨而非工人黨。而蘇聯資本家早已消滅,中國民族資本家則從未定為革命對象。今天新資本家之謀黨票,當然也不是﹁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而是垂涎這個獨裁黨擁有的特權。

  正因為中蘇兩黨「修正」馬列的背景不同,所以他們的做法也大異其趣,蘇共是理直氣壯以修改黨綱的方式提出來,江澤民則只敢在大談「堅持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性質」,「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之後,以理論走私的方式挾帶出來。江在談到今日中國工人階級狀況時有一段話很有趣味性:「由於我們實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一些工人群眾的工作崗位發生變化。這並沒有改變我國工人階級的地位,而是從長遠看有利於提高工人階級的整體素質,發揮工人階級的整體優勢。」

  現在中共當局已正式為「下崗」正名為「失業」,江這段話卻仍在為下崗巧言粉飾,這是為中南海撰稿的秀才們的得意之作。

有強化一黨專政的作用

  赫魯曉夫的修正馬列,被公認為是蘇共一路走向最後解體的起點,那麼,江澤民的修正,難道沒有估計到這種未來風險?

  這必須從政治上加以考量:讓資本家入黨,對中共有何好處?我認為,這是強化一黨專政的一項組織措施。江在談到

吸收「其他方面優秀份子」入黨時說:「通過黨這個大熔爐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從而不斷增強我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與凝聚力。」

  這裡有兩處值得加以詮釋:一是「大熔爐」,二是「全社會」。大熔爐之意,在於將這些資本家納入黨的系統,熔之,化之,使其馴服就範,變成自己人,變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變成不義的共犯,存亡與共。中共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同毛澤東在井崗山收編土匪有異曲同工之妙。「全社會」的提法,則意味著中共擔心在今日社會的某些方面的影響力會每況愈下,尤其在優秀份子輩出的「其他方面」,即發展勢頭驚人的私營與外資乃至中產階級領域,中共勢必相形見絀,把他們統戰籠絡起來,便可扭轉劣勢,處處都有自己的代理人。君不見賴昌星最近透露國安部已和四十萬來港人士建立關係。

  我們不能忘記:中共是一個組織嚴密的超級極權主義政黨。在接納資本家入黨後,它必然有相應的措施,防範這些異己成分篡奪大權,猶如過去「民主黨派」參與政權一樣。

政黨轉型並非走向社會民主黨

  「三個代表」這項被中共吹為理論創新的新教條,在文字上確無任何吸引力。代表先進生產力、代表先進文化、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俱是他們多年使用的宣傳性口號標語。比之本刊上期報導來自內部的潘岳政改報告,明確提出中共已不能代表失去先鋒性的工人階級,應代表企業家與科技知識份子,不可同日而語。但仔細閱讀七一講話對「三個代表」的闡述中,可以看到潘岳的影子,顯示講話含有「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轉型之意。全篇講話在涉及今日中共時,沒有附加一個「革命」的字眼,只在最後用過一次「革命軍隊」。

  但中共這種轉型的思路,首先是對鞏固獨佔權力有利,可以維護其執政的合法性(這也是潘岳報告的用意)。國人很清楚,今日中國不僅已大模大樣走資,而且共產黨內也充斥著大大小小先富的資產份子(不幸者淪為腐敗份子),再也不是一個窮光蛋的黨,不是無產階級的黨。作出和新資產階級的妥協,將有利於權力與金錢的合法勾結,有利於對更大規模的經濟實力的控制,因而也就為可能更瘋狂更普遍的貪污掠奪合法化開闢道路。因此,七一講話所暗示的轉型,只能是一種統治策略上的應變,而不是中共向「社會民主黨」的轉化。其一黨專制的本質還沒有顯示任何改變。

  因此,我不贊成誇大江澤民七一講話所顯示的「修正」傾向。即使從理論外衣來看,也只是小兒科而已。因為自文革破產以來,主宰中共的鄧小平思維,根本談不上有理論上的突破,基本上只有摸石過河的實踐,至少其保毛策略就使許多理論問題不能自圓其說,鄧公然表示「不爭論」,已概括了這種困境。其次,中共迷信權力(包括暴力)根深蒂固,它不必玩一些風險大的理論遊戲。所謂因應時代的需要,不過是一種障眼法而已。

  玩弄權術則是中南海官僚們的傳家寶。拋出這個八股味十足的「三個代表」,不排除以此建築江的個人權威,以利於他在明年大權交替後,仍在黨內維持他的影響力。按照共產黨以理論建樹鞏固權力的傳統(鄧無理論,也要生造一個「鄧小平理論」),江立一個牌坊,遠比他戀棧不退更為明智。

──原載《開放》 雜志(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幽默: 餓狼傳說 (8/4/2001)    
  • 李天民: 愛國主義是魔鬼的最后避難所 (8/4/2001)    
  • 万言書狠批江澤民“七一”講話 (8/4/2001)    
  • 後江權力重組三方角力 (8/4/2001)    
  • 江澤民搞獨裁惹反感 傳汪道涵与江分道揚鑣 (8/4/2001)    
  • 溫暉:中共使用兩手策略——暴政、欺世 (8/4/2001)    
  • 樺林扎記:中共的階級屬性是什麼? (8/4/2001)    
  • 夏至:中俄簽約,莫斯科漁利 (8/4/2001)    
  • 林保華:中宣部刪節鮑威爾專訪和江澤民最高指示 (8/4/2001)    
  • 給江澤民的公開信:我的儿子在蘭州大學宿舍被保衛人員槍殺 (8/3/2001)    
  • 大陸軍方發言權 明顯提高 (8/3/2001)    
  • 中共左派再次萬言書批江 (8/3/2001)    
  • 江澤民搞獨裁惹反感 傳汪道涵與江分道揚鑣 (8/3/2001)    
  • 大要個人崇拜 江澤民“七一”講話列高校軍校教材 (8/3/2001)    
  • 【紀元特稿】 蕭政豐: 中共的左派也需要民主的制度 (8/3/2001)    
  • 嚴家祺 : 評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8/3/2001)    
  • 章翠英法國12小時采訪不斷 法新社記者痛罵江澤民 (8/2/2001)    
  • 中國私企日益壯大 國企節節敗退 邱曉華成箭靶 (8/2/2001)    
  • 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可能提前召開 (8/2/2001)    
  • 嚴家祺: 中俄邊界 退讓三百年 (8/2/2001)
  • 相關新聞
    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可能提前召開
    中國私企日益壯大 國企節節敗退  邱曉華成箭靶
    章翠英法國12小時采訪不斷 法新社記者痛罵江澤民
    【紀元特稿】 蕭政豐: 中共的左派也需要民主的制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