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成因剖析

大師教你洞悉市場的真相(5)

查爾斯.莫里斯(Charles R. Morris)

人氣 4
標籤:

我們值得在此簡短地回顧一下,金融市場中出現的錯誤究竟錯得多麼離譜,而這些錯誤又以多快的速度發生。

目前這場危機的獨特之處在於,這是一場資產負債表的危機,起因是信貸過度膨脹,是金融體系內部出了問題。這就是這場危機會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對市場而言,信貸就如賴以維生的空氣。

有毒的信貸感染所有資產類別,而美國的市場如此巨大,以致於感染已傳播到全世界。經濟學界沒有發現它的到來,即便在經濟已出現瘋狂失衡之際,他們也對此視若無睹。

其實有很多證據透露事情出了差錯。企業獲利在二○○○年代出現強勁成長。從一九六○年到二○○七年,稅後的企業獲利平均達到國民所得的六.五%。從二○○四年到二○○七年這四年當中,這項比率平均為一○.八%,二○○六年和二○○七年更高達一一.八%。

但是,儘管獲利成長強勁,企業投資比率卻出現下降,所以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急劇成長。

國會當然順勢變更稅法,鼓勵對股東進行現金分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份企業從二○○四年第四季到二○○七年年底,獲得二.一兆美元的淨盈餘。他們將這些盈餘以股利或股票回購的方式還給股東。股東分配額大約超過資本投資的三分之一。

那些巨額的自由現金大多流入機構和有錢投資人手裡,基本上都投資到金融工具上。資金大量湧入股市和債市,拉抬了資產價格,造成收益急劇下降。

收益下降又鼓勵大型銀行裡的槓桿交易資產激增這類危險行為,也助長對從消費者債務中獲得更高收益的偏好。

聯準會根本沒有採取任何做法制止資產膨脹;事實上,聯準會長時間維持極低的利率,反而大大鼓勵這種情況的出現。

金融業很快成為經濟的主要引擎,到二○○七年時,金融業的獲利就占所有企業獲利的四○%。

令人不安的是,一九二○年代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企業現金流量的成長速度,快過投資或工資的成長速度,而過多的現金就湧向金融工具的投資。

創新的消費性貸款大量湧現,有的透過房貸,有的透過分期付款消費借貸的形式,像只管收利息的抵押貸款這類金融工具也包括在內,這種情況讓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Countrywide)這類銀行陷入財務困境。

當銀行開始擔憂他們岌岌可危的貸款時,它們把這些貸款進行包裝──或「證券化」──使其成為高度槓桿化的「投資信託」,在股票市場上買賣。這種情況就跟這次的金融海嘯相似。

以我們今天的情況來說,資金洪潮把美國消費支出推高到占國內生產毛額的七二%,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比例,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與此同時,個人儲蓄率卻下降到零。

很快地,美國人在華爾街擅長進行的融資商品上變得投資過度──買更大的房子、休旅車、以及亞洲生產的電子玩具。

由此催生的繁榮隨之而來,包括新開張的賣場,銀行家喜歡的明亮新辦公大樓及豪華飯店和餐館,隨著這波資金浪潮來的高度槓桿化企業收購,例如:連鎖酒店、零售業、賭場、傢俱店和營建業。

當再也找不到好的資產可以當成借款抵押,有信用的借款人也愈來愈少的時候,金融業還在繼續放貸,發明「零」抵押(「無收入、無工作也無資產」)貸款、「無責任」公司收購貸款(如果你不能付款,放款機構也不能起訴你)等讓金融局勢持續惡化的手段。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美國人花費他們產出的一○五%,超額的部分大多出現在家庭帳戶上。

換句話說,經濟已經完全失常。為什麼經濟學家沒有發現?他們當然發現了;但是,由於他們的模型認為市場總是正確的,他們建構新的理論來解釋市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

其中最受歡迎的說法是「全球儲蓄過剩」,這不是由別人,而是由伯南克自己在二○○五年用有些誇張的語調宣布。

這種說法的內容是,美國國際債務和貿易逆差持續高漲是由「全球儲蓄過剩」所引發,尤其是新興市場的儲蓄過剩,例如:中國。事實根本不是這樣。

全球儲蓄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時,根本處於持平狀態。只不過,全球儲蓄的場所改變了,因為美國人花光自己的存款購買消費品和石油。

美國的信貸狂歡為新興市場貿易順差構建渠道,而且幾乎完全失常的抵押借款和信用卡借款也成了幫手。

(從二○○○年到二○○七年,美國人以房屋抵押權益的方式提取四.二兆美元,這相當於同期個人可支配所得的六.一%。在同一時期內,美國的商品和服務的貿易逆差是四.五兆美元。這可不是一個巧合。)

就算沒有現代統計學的幫助,甚至無法依據任何總體經濟模型,但是尼可拉斯.比德爾(Nicholas Biddle)、華特.巴格霍特(Walter Bagehot)或其他十九世紀中央銀行的領導者應該都知道,倘若經濟出現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泡沫情況,應該怎麼做。

調高利率,減緩成長,不讓貿易失衡的情況變得如此嚴重,嚴格控管政府借款,這些都是常識性的問題。

但是,美國的監管者並沒有採取類似行動。當然,對於不斷擴大的資產泡沫踩下剎車,可能讓經濟成長速度減緩,甚至可能讓經濟陷入不景氣──但是,葛林斯潘已經被神化了,大家認為他有辦法避免不景氣。

況且,就算政府插手干預,華爾街可能大叫這是血腥謀殺。所以,政府乾脆坐視不管。而且,這種循環一旦被鎖定,它就開始自我放大,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就是讓這種循環持續運作的主因。

但是,基本的因果關係是從美國蔓延到全世界,而不是從全世界蔓延到美國。像「全球儲蓄過剩」這樣的論調,根本是一種過度樂觀的合理化說辭:一切都受更大的市場力量所驅使,不在監管者的控制範圍內。

但是用不著擔心,這只是效率市場重新尋找平衡的良性過程。在現實中,這些理論只是效率市場重新尋找平衡的良性過程。

在現實中,這些理論只是膽怯的自我辯解,是學術界為了掩飾管理當局為何袖手旁觀,放任華爾街摧毀世界。

經濟學家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比方說:追蹤貿易流量或設法找出貨幣重估值後果的蛛絲馬跡。

但是,這個領域還不夠成熟,無法囊括整個經濟的所有運作;或者依據記錄顯示,這個領域甚至無法對整體趨勢做出準確預測。

(而且,如果經濟的個體變數彼此間的關係像凱因斯懷疑的那樣持續處於變動中,那麼經濟學將絕不可能做出可靠的預測。)

經濟學不是一門科學,經濟學跟物理學不一樣。經濟學所用的方式主要是推論和隱喻,採用的數據粗略又容易出錯,而且經濟交互作用的模型跟現實世界的實際情況只有些微關係。

經濟學的理論工具──其「法則」──大多都是想像的產物,很少能獲得精確的證明。此外,經濟學的內容和概念通常從意識型態的假定推論而來,不然就是透過觀察而得。

這就是那些知識淵博的經濟學家面對一個問題,總能左右逢源的原因之一──很像十八世紀的醫生聞病人的尿液,就能證明病因是黑膽汁還是黃膽汁。@(本文結束)

摘編自 《大師的智慧:巴菲特、索羅斯和沃爾克教你洞悉市場的真相》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中國投資血本無歸  美商港商問責溫家寶
健康、投資不求人!
投資賺錢有學問 催眠師強調靈性作用
投資者看好綠色投資新時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