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大陸房市調控出新招 房價「被」下降

【大紀元2010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綜合訊)一段時間以來,「被」字一度成為民生熱詞,工資「被」增長、大學生「被」就業等等,如今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在個別城市,當很多百姓沒有感受到房價鬆動的時候,房價「被」技術性地下降了。

據大陸媒體報導,福州一些高價位在建樓盤申請預售許可證受「阻」,而遠郊地區大量低價位樓盤大量入市,這樣,高價位的樓盤沒有降價,低價位的樓盤其實也沒降價,但從有關部門的統計上看住宅成交均價卻降下來了。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北方一些一線城市也在採取類似辦法延緩市中心城區高價房入市,加大郊區低價房開盤。

報導說,北京、上海、廣州均有這類現象出現。一直有「任大炮」之稱的著名開發商、北京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一語道破了天機,他說:「現在北京不給高價房發放預售許可證。少了新盤的高價,自然房價就下跌了。」

任志強在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大陸樓市的調控政策經常變動,總體是樓市過熱了壓一壓,樓市過冷了提一提,大陸房價總體下降空間不大。

評論認為,房價的統計數據和取樣的來源及標準有很大關聯。以某地新建住房為例,同一時間段,新開盤的高價位樓房多,則有可能拉高房屋均價,入市的低價房多則會降低房屋均價。如果有意識地通過改變新房開盤結構而形成技術性降價的話,除了「賬面上」好看以外,不能帶給老百姓任何的實際利益。

因此一些城市急於在「表面上」把房價降下來,給各方找一個台階下,期待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早一點過去。

根據最新消息,央行再次決定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中國自11月10日將基準貸款與存款利率上調0.5%後,十天內的第二次調息。分析指出,這輪超乎尋常的升息,可能與避免大陸房地產泡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