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都更新方案規劃 將給新北市帶來好環境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政府推動「愛臺12項建設」,「都市更新」是很重要的一環,台北縣人口389萬比台北市的261萬還要多,台北縣在這方面的努力也要趕上,從引進都市更新截至99年10月,縣府受理都市更新案件總計有124件,不止改善居住品質,創造區域新地標,也同時提升更新地區的公共環境和品質,民眾得以享受比以往更方便、安全及美麗的居住環境。
 
縣府城鄉發展局代理局長陳耀東說,最近比較受到矚目且審議通過的4件更新案,都具有相當的指標性意義,尤其透過更新獎勵與容積移轉政策,地主能爭取到較多的樓地板面積,但是也希望透過規範,讓周邊留設較大的人行道和綠地空間。第1案位在新店市中華段上,更新單元座落在臺北縣新店市北新路與新明街交叉口,現況是2棟4層樓的磚造公寓住宅,本來有29戶住家,更新後規劃為地下4層,地上15層的社區型集合住宅大樓2棟,可以達到88戶!

為了讓公共空間更寬徜,在基地面臨北新路的部分退縮了5.5公尺,留設帶狀人行步道,也和捷運站出口步道串連,同時間改善公車站牌與停等空間,提供舒適大眾運輸轉乘環境,並藉由都市更新獎勵提高基地使用強度,符合大眾運輸導向的土地規劃思維,同時改善都市景觀,提升居住品質。

第2案是位在新店市碧潭風景區,緊鄰碧潭吊橋東端出入口,北側隔文中路就是捷運新店站,是個交通便利的地方。這個基地本來有30戶住家,而整合更新後,將改建成2棟建築,前棟26層、後棟23層,且在3樓以下相連,共規劃162戶,可以說是好地段的充分利用。

這個建案比較特別的地方是有公益貢獻的部分,因應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需要,未來將有470坪空間是捐贈給台北縣政府作辦公室使用,同時配合節能減碳的政策,以省電的夜間照明設計,並引進太陽能光電板,做為水岸地標性建築物的夜間照明,與碧潭水岸之美相互呼應,讓碧潭觀光更具競爭力。

而位於板橋市中山段的另一個個案,座落在新站路與區運路交叉口,就在板橋車站周邊5百公尺範圍內,鄰近商業區、住宅區、機關用地、公園及體育場,都市機能完整,這個建案已經在9月經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近期將核定發布實施。未來會有地上26層,地下3層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住宅採大坪數,設計45戶住宅,地下層規劃汽、機車停車位各136個,達到「戶戶都有停車位」的需求。而基地沿街面皆退縮留設4公尺以上寬度的人行步道及開放空間,還提供27個自行車位供公眾使用,期待更新後促進新板特區發展,有加分作用。

最新的一個建案在三重市的三陽路上,面積雖然只有2千多平方公尺,但因為現在是老舊的4層樓公寓,沒有電梯和停車位,但透過更新重建的機制,改善居住環境及土地再利用,未來會興建2棟鋼筋混凝土造住商混合大樓,分別是18樓和14樓,地下連通共4層,預計興建住宅118戶、店舖12戶,共有130戶。由於這個更新地點距捷運三重站只有3百多公尺,相信在今年底的捷運通車後,聯外交通將更加便利,也讓這附近的社區條件更有利基。

縣府城鄉發展局更新事業科科長黃秀源強調,從上述的4個更新案來看,比較快速能整合且有容積獎勵的,多半在捷運系統的附近,便利的交通是推動的一個助力,而在快速變遷及競爭的時代,政府不是被動做都市更新,不再只有規劃計畫、靜態管理而已,隨著北縣升格轉型為新北市,有全臺人口1/6數量的新北市必定用積極的態度推動都市更新,不斷地以前瞻性的視野擘劃未來、創新機制,還要主動地走入社區,讓更多民眾瞭解如何建構安全和美麗的家園,來具體實踐都市再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