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生細菌基因儲存資料奪獎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課程11名學生,剛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2010年度國際基因機器設計大賽(iGEM)勇奪金獎。他們在生命科學學院3位教授指導下,成功利用細菌儲存龐大資料,一克細菌就可儲存多達90萬GB(gigabytes)數據。他們並設計了一套生物加密系統,適用於細菌基因以防止資料泄漏。

中大隊伍利用大腸桿菌的質粒基因來儲存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及生物標記條碼等。同學提出將龐大資料數據分成小份,再運用他們特設的新系統為各個小份排序,以確保在存入資料的過程中,訊息能保持完好無缺,繼而將各小份輸入細菌的基因細胞裏。在資料加密方面,他們設計了一套三重保密系統:資料編碼、加密及核對總和。用家須提供足夠的資料才可提取檔案,保障資訊安全。

透過此技術,一克細菌可儲存多達90萬GB數據,相等於450個現有最大容量的2 TB硬碟。生物加密系統亦具廣泛的應用前景,如製造基因改造食物及生物條碼。

參與研究的學生指,以基因方式在細菌上建立的資料庫,最適合用於數量龐大,但不常用的資料,例如人口普查數據或歷史文獻等。他們表示,只要將細菌冷藏處理,就可以保存數據。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剛於今年8月成立,提供生物化學、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及食品及營養科學等6項本科課程。學院教授陳竟明對學生的成績感到驕傲:「他們於本年初組成隊伍,10個月來日以繼夜為比賽作準備,由設計實驗、測試理論、設計網頁及海報,以至向專業評判團報告研究成果都一手包辦。」

校長沈祖堯讚揚學生的成績驕人,認為比賽的意義在於鼓勵同學運用無盡創意和智慧,作出裨益人類的研究。

國際基因機器設計大賽專為大學本科生而設,是國際合成生物學界每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共有138隊共1,90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大學生參加。比賽隊伍須利用基本且可交替的生物部件,設計及建立有效的生物系統。◇

相關新聞
港政府宣布公務員劃一加薪3%
六四35|港警方加強佈防 多國領事到維園「行吓」
佳士得資料外洩 逾8千港人受影響
前議員和前支聯會常委等網上悼六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