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復甦強勁 資本流動風險加劇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12月 21日報導)亞洲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後強勁反彈。但是,大量的資本內流引起了人們對通脹和市場波動的擔心。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亞洲國家在1997年金融危機中的經驗使它們能更好地經受考驗。

隨著美國和歐洲實施低利率政策,國際投資者將他們的資金轉移到亞洲市場,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那琳是曼谷泰華農民銀行的經濟分析師。那琳說:“積極的效果是,由於這些資本流入,亞洲的集資成本降低了。”

這使得企業可以進行擴張,並創造就業機會。

同時,這使得亞洲的貨幣更加堅挺,因此,進口原材料更加便宜。

然而,更加堅挺的貨幣使得亞洲的出口價格提高。

同時,隨著大量資金被注入資產,通貨膨脹跟著水漲船高。

在印度尼西亞,消費者們抱怨食品價格昂貴。

一位消費者說:“辣椒的價格過去是1萬8千盧比,現在是2萬4千盧比。食用油的價格也在上升。麵粉價格也是。9種主要的商品價格都在上升。”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是資本流動。西巴差是泰華農民銀行經濟研究部門的負責人。

他說:“每個人都願意看到資金流入泰國。但這是哪種類型的資金呢?是短期投機嗎?這些外來資金到底會在這裡待多久?”

當外國投資者在1997年突然從亞洲市場,特別是在泰國、印尼和韓國,抽身時,導致當地貨幣大幅貶值,企業破產,造成了大規模的經濟損失。

西巴差說:“我們不想重複這樣的經歷。”

印尼科學院的一位經濟分析家內加拉擔憂,流入印尼的資金是投機性質的。

內加拉說:“如果你看看金融數據,就知道主導資本內流的資金基本上是投資組合的一部份,也就是股市、政府債券和央行票據,它們與實際的經濟沒有聯繫。”

世界銀行駐泰國的經濟學家桑德說,銀行在1997年金融危機後進行了改革,使亞洲能夠更好地抵抗經濟波動。

桑德說:“從金融方面看,東亞經濟真的從1997到1998年的危機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亞洲的經濟增長預計在2011年會溫和放緩,但是金融分析家們說,這個地區對投資者仍將保持吸引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奧巴馬:只有支持企業的政策才能讓經濟復甦
台北經濟復甦 房市國際漸熱
末日博士:全球經濟復甦之路崎嶇不平
達拉斯經濟復甦列全美第四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