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精神和物質的一性

王昊天
font print 人氣: 70
【字號】    
   標籤: tags:

記得上學時,經常搞辯論,精神和物質,究竟哪一個是第一性的。結果正反雙方,各執一詞,最終還是無法究竟。

近來,看到《轉法輪》上說:「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豁然想到歷史文化中,有一個現象,而且在修煉界,宗教界中非常的明顯。那就是很多修煉人,在最開始修煉時,供養他們的人很少,等他們的修煉達到一定境界時,便有人開始進行大量的供養。比如,釋迦牟尼佛開功開悟後,開始濟世度人,曾經有位捨衛國的首席大臣須達,為了購得王子的園地,作為釋迦牟尼佛及其弟子修煉的住所,心甘情願的願以鋪金滿園地的代價,捨盡家財進行供養。

在西藏的歷史文化中,最為典型的事例,就是密勒日巴和他的師父馬爾巴上師。他們在修煉時,都非常的艱苦,尤其密勒日巴的堅忍苦修,超出現代人的想像。修煉的時候,吃的食物都很少,而且常常挨餓受凍。在他們修煉有成時,人們對他們的供養,心甘情願的用黃金、寶石,或者各種珍貴的東西來進行頂禮朝拜。

修煉的人是要捨盡一切人世間的各種執著和慾望,包括對錢財的貪念,一切動搖修煉意志的各種執著和追求,都是在修煉中必須捨去的。只有達到修煉的標準要求,修煉者才會真正的得道圓滿。但為什麼,人們會拿如此珍貴的財物進行供養,而且供養並不是這些修煉人索要的,而是人們心甘情願的發自內心貢獻的。

其實,這些大量的大體上相同的歷史文化現象,是為了向世人闡明,人的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道理。修煉的人在各種艱苦的條件下,忍苦精進的修煉,世人所擁有的一切,在他們來看都是必須捨棄的,連意念中的各種不好的想法,也都是必須摒除的。在修煉過程中,不斷的淨化自己的思想,不斷的抑制克制不好的東西,漸漸的昇華,使修煉人的思想境界達到不同天國世界的標準。在漸漸的昇華中,修煉人所擁有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人世的一切珍貴珍寶,他們擁有的是不同天國世界的美好。

人人都有佛性的一面,面對修煉有素的人,聞佛法後的喜悅,發心向善善待他人。對於世間的財物,人人都知道:生帶不來,死帶不去,來時一身光,走時一身光。在佛法的感召下,對於財物的擁有看法,完全超脫出來。用珍貴的東西頂禮修煉有成的人,雖然不是修煉者的本願,但這些供養,一方面表明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之外,也從另一方面為提供供養的人,積下福德,結下善緣,為後世的再次轉生,無論做常人還是做修煉人,都留下很好的生命福分,並且蔭福因此可以綿延後世子孫,利己利人。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活著就有欲望,但不是所有欲望都需要滿足,也不是所有欲望都值得追求。中醫養生有所謂「節欲惜精」的說法,意思就是說不能放任慾望而不加以節制。
  • 作為人,有情緒、有慾望是很自然的,因為人類的世界就是一個情慾的世界。情慾就包括對色的慾望,這個慾望作為人類生命延續來講並不是罪惡,而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是一味的放縱情緒,隨心所欲,也會給人帶來嚴重的後果。中國古典文學《紅樓夢》中描寫了這樣一個警惕世人的故事。
  • 明代浙江湖州有位孫邵先生,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送給了他一些勸善的書籍、資料。孫邵先生看過後很相信,從此日日以善行自勉,從不違背道德準繩,非常用心的做善事。
  • 古人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護法護佛,是人世間的大好事。它可以抵消許多罪業。
  • 色慾邪念真是太害人啦,我們在與異性接觸時一言一行,乃至思想都一定要正,一定要堅守人倫禮儀,注意男女之別,萬萬不能在性的方面做出任何一點越軌的壞事啊。
  • 五行學說講人的七情六慾對人體是有影響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慾,又豈只是六慾,人的各種慾望太多了,金錢慾、權利慾、色欲……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人的七情六慾對人自己的傷害可知矣。
  • (shown)李春明之所以發家,正是因為他長期以來絕對不聽、不傳、不接觸、不沾染那些色慾、隱私、曖昧之語,不給這些低級的東西提供市場環境,上天見他為人如此忠厚,所以善報於他,幫他發家致富。
  • 真正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高某一定是因為他所製作的色情風箏,而遭到了上天的懲罰。
  • (shown)當我興高采烈把炸好的土豆條放在桌子上時。我頓時就沒有要吃的慾望了,但礙於面子心,我勉強吃了一小盤。
  • (shown)清代有個叫朱祥麟的蘇州人,他為人一向比較輕佻好色。一次他在友人家飲酒,喝完酒回家時夜已經深了,路上除他外並無行人。走至蘇州護龍街時,他見一美艷少婦獨自夜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