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騎單車逛祖厝 休閒風認識客家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縣31日電)歷史悠久的客家宗祠、古厝源遠留長,桃園縣龍潭鄉多個社區發展協會,藉由熱心人士發起,讓騎單車穿梭在老街古厝,形成融入客家文化最佳工具。

很多人知道大溪老街,在桃園縣客家庄中、位於龍潭鄉的三坑老街則與大溪老街有同等的地位,桃園文化局多年前積極將三坑當成文化生活圈的方向經營,希望走出不同風貌。

三坑村原本附近經常有砂石車經過,但在社區人士與文化人士積極奔走下,終於在三坑入口處設計1處綠色隧道,並且整治成為湖光山色的生態公園;如今三坑村社區充滿古味,鄰居還保有3餐隨意到別家吃飯、串門子的樂趣。

從事三坑文史資料探究的陳佑甄說,三坑有著豐富的文史資料,為了讓桃園客家歷史廣為遊客熟悉,桃園縣文化局在老街建築上添加復古式木質地面,增添懷舊氣氛,而擁數百年歷史的三坑老街的武威堂、青錢第等等古厝,如果不是社區整體營造的意識抬頭,勢必在文明的演進中,逐漸被遺忘。

在走進古意盎然的客家古厝前,會看到建築物中堂上的堂號。堂號原本為了讓遷居他鄉的後代子孫瞭解自己祖先,例如常見的江夏堂、穎川堂、弘農堂都是隸屬不同區域的先人脈絡;也有些客家祖先為勉勵自己子孫,另刻有不同的堂號,形成雙堂號。

若不經過解說,無法理解堂號的優美,龍潭鄉中正社區發展協會,為了讓更多想一窺客家之美的民眾瞭解堂號的奧秘,不定期舉辦單車古蹟巡禮的活動,藉由講解老師的說明,從田野中穿梭在客家古厝中,不但達到健身目的,也得到知識的饗宴。

中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鄧玉珍說,為了讓整個知性活動擴展,瞭解堂號後,還有數不完的客家禮俗課程,包括姓氏淵源、祭祀古禮、老屋巡禮;走一趟社區協會,幾乎可以獲得滿滿的資訊。這股腳踏車加藝文風的活動,在這幾年形成導覽龍潭客家庄的另1種型態的社區總體營造風貌,社區已經從固定的擂茶、唱山歌,轉為戶外的踏青。

同樣位於龍潭鄉的另1個中山社區發展協會,附近因為有龍潭大池,本來往來的遊客都很多,協會結合周邊的老店,包括百年的龍潭貢糖店、已經有3代歷史的打鐵店,甚至可以瞭解昔日農村時代的養豬戶,體驗不同的客家風華。

為了凝聚社區意識與探究不完的客家點滴,位於太平村的桃園縣客庄聚落探究學會結合許多愛好攝影、文字、影像的地方人士共同成立,學會理事長廖國安以太平村為出發點,突發奇想,利用村落的各項知名景觀在客家文化節中舉辦闖迷宮活動,獲得廣大迴響。

陳佑甄就說,單車休閒風讓想瞭解客家事務的人,變得更沒有距離,單車穿梭龍潭各大村落時,每次經過不同的埤塘、古厝、土牆、巷弄、小橋時,總是感激熱心人士在社區整體營造上所奉獻的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