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京城:京西「天下第一泉」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

玉泉山位於北京西山山麓、頤和園西側,是京城三山五園之一,玉泉山山勢為西北走向,狀如馬鞍。這裡土紋隱起,作蒼龍鱗,沙痕石隙,隨地皆泉,玉泉山也因泉而得名,玉泉「水清而碧,澄潔似玉」,被稱為「天下第一泉」。

泉水從山中石縫噴湧而出,如銀花翻捲,狀若玉虹,叮咚流水之聲清脆悅耳,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為「玉泉垂虹」,清代時被乾隆皇帝改為「玉泉趵突」。相傳金代章宗完顏曾三次遊歷玉泉山,沉醉於這裡的風景和甘泉,便在玉泉山建築了玉泉院,並提名玉泉為「玉泉垂虹」,以後元明兩朝帝王又相繼在玉泉山修建了若干樓閣廟宇,而玉泉山及其泉水也開始名聲大噪。

後來由於清康熙在玉泉山修建規模宏大的靜明園,影響到玉泉山的地理,而使得宛若彩虹垂倒的泉水變成了「噴薄如珠」。乾隆皇帝將其改為「玉泉趵突」。據傳玉泉山有一座塔立於泉水之中,只有塔頂露出水面,並且隨著泉水的高低而變化塔高,乾隆以之為奇,便命人到水中挖掘,在挖至塔身第七層時,發現塔身上刻有「玉泉山下一泉眼,塔露原身天下反」,乾隆聞聽大吃一驚,下令停止挖掘,並放水依舊將塔淹沒,並在泉水邊立一石碑,寫下《御製玉泉山下第一泉記》,其中寫道:「水之德在養人,其味貴甘,其質貴輕。朕歷品名泉,實為天下第一。」

自此,玉泉山「天下第一泉」之名享譽天下。

清朝皇宮飲水全是玉泉山的泉水,運水的水車每天一早,從西直門進入京城,水車上插著龍旗,所以西直門俗稱水門,甕城門洞中刻有漢白玉水紋石雕一塊,京人皆知「西直水紋」。

乾隆皇帝一生嗜茶,有品嚐天下名泉的愛好,曾專制一銀鬥,常品天下之泉水,以水質的輕重區分質量的好壞。他曾經命人汲取各地名泉之水,和玉泉山之水比較,其結果是:濟南趵突泉水一斗重達一兩二厘,鎮江金山泉水一斗重一兩三厘,江蘇惠山泉水和杭州虎跑泉之水一斗重一兩四厘,而玉泉山泉水最輕,一斗才一兩,真是水輕而質優,甘醇甜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小巷,北京的胡同大部份形成於的元、明、清三個朝代,圍繞在紫禁城周圍,數目浩繁有幾千條。胡同這種古老街道也成為京城獨有的特色和民俗文化,為京城一景。
  • 遍佈全城的四合院─京城人的民居,是中國民居建築的範例,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
  • 廟會是中國民間的一種習俗,而北京的廟會尤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並且歷史悠久,相傳起始於遼代,但未被證實。最早有記載的是元代白雲觀廟會,明清時期北京的廟會就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京城內外的各大寺院均有各自特色的廟會.............
  •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傳統民居,也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漫步在京城幽深曲折的胡同裡,兩邊是或直或曲或寬或窄,且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大門,大小不等,裝飾各異,真是一道獨特的民俗風情。
  • 自元朝定都北京,便開始修葺京城,所以京城的古城牆創建於元,而形成在明代。當時元代城牆有11個城門,明代初期,劉伯溫修建北京城時,將原來的11座城門改成了9 座: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即聞名於京城的「都城九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內九城」。
  • 中國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風俗和文化,他們的傳統民居也是豐富多彩、獨具特色,如草原上的蒙古包、侗族的吊腳樓、傣族的竹樓等等。而黎族是海南島獨有的民族,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他們的傳統民居則是一種形似船狀的「船形屋」。
  • 明成祖要求角樓要有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工匠們一籌莫展...
  • 據說,北京城是一座「八臂哪吒城」,之所以有這樣的稱呼與明朝的著名謀士劉伯溫有關。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炆繼位,即明惠帝。後來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在北京發動「靖難之變」,四年後奪取皇位,即明成祖。
  • 胡同原為蒙族語,即小街巷。胡同稱呼始於元代,多數的這些小巷在元、明和清朝的時候被建造,北京胡同是明清的典型民居..................
  • 「柳塘蓮蒲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這是清代李靜山讚譽北京什剎海夏季風情的一首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