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讓人信任的溝通方式

公關專家的談判策略和心法(2)

張潛

人氣 15
標籤:

除了累積而來的信譽,「溝通方式」是決定我們談判是否能有成效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我們學會使用「容易贏得信任」的溝通技巧,讓對方覺得我們「誠實與正直」,就能使局面對我們有益。

所以美國演員伯恩斯在談論到如何找到贊助者時,才會告訴我們:「在販賣關係或任何談判中,最重要的就是『誠實與正直』,如果可以『佯裝』這兩點,那麼你就成功了。」

1. 「專業」不需要用「專門術語」來表現

有些人以為在談判時使用一些「專門術語」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但根據我過去的經驗,這通常是扼殺良好溝通和信任感的第一步。

我還記得年輕的時候參加過一場電子大廠的說明會,與會的大多是媒體和公關界人士,結果主講人所說的每句話裡幾乎都包含一個以上的專門術語,搞得台下聽眾不停詢問鄰座的人知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還有些不好意思開口問的,索性抽掉這則報導。

結果這個說明會雷聲大雨點小,一點行銷效益都沒有。更糟的是,大家對這主講人的評語幾乎都是負面的,根本沒人佩服他的「專業知識」,只覺得他自恃甚高,不顧慮旁人感受。

其實愈是專業的談判者或溝通者,就愈懂得使用平易近人的言詞,因為只有當理解訊息沒有困難時,對方才能回饋最直接的回應;相反的,在談判時如果出現太多專門術語,只會讓對方反感和疑惑,甚至覺得我們是不是想隱瞞些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想獲得信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2. 運用「書面資料」的力量

地產大師川普曾說,不管和誰談判,他一定會把重要的條件寫下來,並在談判時投影給大家看。他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總是願意相信「寫下來」的東西。

行為學家伍迪做過一項實驗,他將受試者分為A、B兩組,並請實驗人員分別透過言語和書面資料,向受試者指示做出一些滑稽的行為、動作,以及之後的酬勞分配。

結果接收「書面指示」的A組,不僅動作配合度和達成率比接收「語言指示」的B組高,也不像B組的受試者一樣,對於酬勞進行討價還價。

這些接收書面資料的受試者全然遵從書面指示的一切,即使實驗人員就站在旁邊可供他們詢問或討論。

進行許多實驗後,伍迪認為人們基於以下三點而對書面資料表現較高的服從度:

(1) 影印成冊或有系統的書面資料,在人類心中會形成「不容更改」的錯覺與權威性。

(2) 書面資料是「憑證」的象徵,比起語言更具有契約的約束力。

(3) 人們傾向於相信書面資料是分析、歸納後的結晶,比起語言更可信。

所以談判時如果想讓對方認同我們、信任我們,有系統的簡報和文字呈現,將是十分有效的幫手。

「大聲公」讓人無法信任你

很少人知道,「聲調」也能毀掉對方對我們的好感與信任感。

在蓋洛普調查中,「講話太大聲」在「引起對方厭惡」的排名中名列前矛,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受訪者表示,這些音量過大的「大聲公」會讓他們精神無法集中、感覺疲累、對相處感到厭倦,同時會想要不斷反駁他們所提出來的意見,甚至認為這些話語只是「大聲嚷嚷」,毫無內容。

如果你不幸就是個「大聲公」,那麼在談判中恐怕會經常接收到許多對手為反對而反對的意見。

若不想陷入這種困境,溝通專家莉蓮.格拉斯有幾個建議:

1. 多數「大聲公」因為本身有聽力上的問題,使他們不自覺放大自己的音量,做個聽力檢查,說不定能有所發現。

2. 如果不是聽力上的問題,就要請朋友或家人隨時提醒你注意嗓門。

3. 隨時留意聽者的表情,當他們開始恍惚、皺眉或做出以手遮耳的動作時,記得先檢討自己。

4. 透過錄音的方式練習,直到自己習慣使用適當的音量交談。@(待續)

摘編自 《公關專家不教你的談判術:業務.行銷.公關人員必懂的談判陷阱與致勝策略 》 智言館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氣候官員:無意為減排設上限
世衛組織指責煙草工業恃強凌弱
市場營銷:谷歌中國事件的回聲和後效
德國一週財經簡訊(3月22至28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