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現代化 馬英九「現身」哈佛?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4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畢儒宗劍橋市報導)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應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之邀,週一(5日)晚在該校與70多名哈佛學者學子進行越洋視訊會議,以「追尋現代化」為題,暢談就職兩年來的感言,強調台灣必需加強國際參與,並宣揚建立在民主與自由的基礎上的台灣經驗,表示一切施政以台灣人民的利益為第一優先考慮,透過溝通及談判化解一切爭端。

會議由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Kirby)主持。哈佛校長佛斯特以兩分鐘的預錄影片,歡迎傑出校友「返校」開會。

在演說中,馬英九除了列舉了自己在經濟建設、兩岸關係及國際參與等課題上的成就及努力。他還重申目前對中政策-「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的指導原則,回歸九二共識。此外,他還強調兩岸簽署ECFA(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重要性,讓台灣經濟加速與中國、東亞經濟體系整合,以免被邊緣化。

在回答哈佛法學院副院長安守廉(William Alford)關於台灣進步最重要的因素,馬英九表示,教育普及、成功的經濟發展創造出中產階級、領導人根據憲法追求自由民主等三要素是成功的原因。關於廢除死刑,他則認為政府首先必須依法執政,在尚未修法前,必須得執行法律。

至於在哈佛學到最寶貴的一課就是:學習透過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美國司法系統用理性及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及化解不同意見,這是最值得學習的。

關於正簡體字的問題,他表示,一貫呼籲中國人要「識正書簡」,這牽涉文化傳承問題,讓現代人能瞭解古人是如何寫字,而且能體現中國文字之美。

對於自己的低民調,他表示,這與上任之初景氣衰退有很大關係,此外,在教育、社會福利、國際/兩岸關係上的改革不夠也有關係。他強調,未來將改變自己的領導方式,更努力的推動改革,做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而不在乎連任問題。

學生們還提出了其他的問題「考驗」馬英九,如:台灣大學競爭力、服兵役、ECFA、正簡體字、國民黨改革、中國銀行進駐台灣、五都選舉等。

安守廉則以「表達清晰、思考縝密」來描述馬總統的演說及回答問題。他表示,ECFA是個極具爭議性的議題,馬總統很清楚的表達他推動這一協定的理由。

當記者提到,近來中國進行所謂的「自主創新」經濟政策,進一步違反了當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身為法學教授,他對於中國是否會遵守未來ECFA協定有何看法?安守廉表示,這是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中國必須執行當初答應的承諾。

僑務委員馬滌凡則說:「馬總統表現與以前不一樣,看起來更有自信。我對國家的未來更有信心。如果一開始就能夠很有自信,那就更好。」

哈佛法學院碩士班高同學認為馬總統應對自如,不管聽眾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都能與他演講的主題聯繫,可見馬總統準備很充分。演講過程中表達也很一致。她提出了台灣藍綠對抗的問題,但並未獲得解答。

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袁健生夫婦、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兩名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哈佛中國文學教授王德威及哈佛大學政府學教授高德斯坦(Steven Goldstein)、哈佛教授李敦厚及學生學者共70多人均參加了當天的視訊會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前日相麻生結束訪台  搭機返日
桃園機場1/25槍彈  檢警鎖定賴姓男子所有
推動簽ECFA  馬坦承台灣意見兩極
找大師背書 凸顯馬政府心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