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中正.台北植物園.布政使司衙門.南海學園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76
標籤:

台北植物園位於台北市的西南區,面積達數萬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苗圃花園。植物園創設於1896年(明治29年),當時台灣總督府在南門町徵收土地,闢為林業苗圃,初名「台北苗圃」,由殖產局「林業試驗場」管理。 1911年,「台北苗圃」改稱為「林業試驗地」。

1921年,林業試驗場改屬於新成立的「中央研究所」,改名為「中央研究所林業部」。1939年,中央研究所改組,林業部獨立為「林業試驗所」。位於南門町的「林業試驗地」改稱為「台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簡稱「植物園」,名稱沿用至今。

日據時期,植物園內培育的植物,除了台灣本地植物之外,也派員前往世界各地收集樹種,運回台灣栽種。園內栽種植物高達1120種。二次大戰末期,由於日本戰局失利,園區一度荒廢,樹苗因乏人照料而多有枯死。戰後,林業試驗所進行復育,才恢復舊有規模。目前植物園內植物種類多達1500種。植物園現隸屬於「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設有的植物園及植物研究中心,分佈於全台各地,其中只有台北植物園位於市區,是最容易親近的一座植物園。對於台北市民來說,不必遠赴偏遠的福山植物園,就可以在台北市區的這座植物園裡欣賞到一千多種的奇花異草及樹種。


植物園苗圃溫室

植物園內,植物依學術分類或觀賞主題而闢成不同的植物區,設有步道迂繞其間,每種植物之前,豎立名稱解說,以供遊客認識及觀賞。

園內步道的鋪設隨地形變化,或鋪石階,或鋪枕木,或高架棧道,園區面積大,樹木又繁茂,走在其間,周遭綠意環繞,彷彿置身於山林之中。園內植物眾多,各區各有特色,漫步其間,短短時間內,即能體驗不同的植物景觀的風情變化。

植物園吸引我的地方,不僅植物而已,這裡也蘊藏豐富的人文色彩。植物園也是史前遺址之一,新石器時代的「植物園文化」遺址涵蓋了整個園區,而國家二級古蹟「布政使司衙門」就位於植物園內。

日據時期,總督府也在植物園內陸續興建武德殿、商品陳列館、建功神社等建築,使植物園區成為多元化的公眾活動空間。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植物園,也陸續將這些建築設施,做為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科學教育館、教育資料館等用途,而與植物園合稱為「南海學園」。這些日式的舊建築大多在1950年代改建為傳統中國式的建築,歷經半個世紀,如今都也已被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

今天來遊植物園,除了逛園觀賞植物,也是為了探訪植物園及南海學園的歷史古蹟。


植物園苗圃及池塘。

植物園內的人行棧道。

——————————————————————————–


椰林步道。

枕木步道(蕨類植物區)。

彷彿人在山林中。

——————————————————————————–


布政使司衙門(二級古蹟)

植物園的歷史古蹟,最著名的就是布政使司衙門了。「布政使司」是清代台灣建省之後新增設官職,職掌全台錢糧餉項等內政事務。

1888年(光緒14年),布政使司衙門完工,座落於台北城西門內的西門街北側,是當時台灣規模最大的官廳建築,衙署內有18幢建築。

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台灣巡撫唐景崧在布政使司衙門的西轅門附近的廳舍,設立「籌房局」,以加強台北城的防務。現保存於植物園內的布政使司衙門即是當年的籌防局大門及部份廳舍建物。

清代在台灣所建的官署建築,能夠保存至今的寥寥無幾。布政使司衙門所以能夠幸運得到保存,也是因為這棟建築物對日本殖民統治者而言,也是有紀念的意義。日本領有台灣的初期,台灣總督府的辦公廳就設置於布政使司衙門的「籌防局」。台灣總督府新廈(今總統府)在1919年(大正8年)落成以前,這棟建築物是台灣最高權力機構的所在地。

台灣總督遷至新廈後,這棟舊官署移供盲啞學校使用。1927年,總督府為慶祝昭和天皇即位,決定選擇此布政使司衙門舊址興建「公會堂」(今中山堂);1931年,將布政使司衙門的籌防局門廳、布政使司大堂與部份廂房,遷於至植物園的現址,加以保存。

布政使司衙門的外觀樸雅,乍看之下,宛如一般民間的祠堂。屋脊有燕尾翹脊,大門三間開,中門有彩繪武官門神,兩側為文官門神。中門兩側的抱鼓石,壁堵有古樸的雕飾,左龍右虎。現存的布政使司衙門建築,大約僅是原有規模的三十二分之一,而我今天卻只參觀了這三十二分之一的六分之一而已。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我抵達這裡時,才發現今天是休館日。一般的公共展覽館,大多選在週一休館,很少選在週六休館,我卻選擇週六來訪,而事先沒注意這訊息,所以只能站在門外參觀而已。

原來布政使司衙門文物館是周休二日,選在週六及週一休館。我只好自我解嘲,這果然是「衙門」作風,但也沒有很失望,畢竟植物園近在市區,交通便利。今日雖吃閉門羹,改日再訪即可。


布政使司文物館(週六及週一休館)。

武官門神。

——————————————————————————–


文官門神。

右側抱鼓石(虎雕圖案)。

布政使司衙門(籌防局大門)。

——————————————————————————–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建築)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植物園的荷花池相鄰,中國宮殿式的建築,青瓦紅牆與荷塘水色相映,略可比擬為小小圓明園。歷史博物館的原址是日據時代的「商品陳列館」,以展覽商品,促進貿易為目的,功能類似於現在的世貿展覽中心。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將「商品陳列館」改設為「歷史文物美術館」。1958年(民國47年),改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接收河南省博物館遷台的文物及戰後日本歸還的中國古物。

原有商品陳列館為木造建築。1970年(民國59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將老舊的建築拆除,改建成中國宮殿式的6層樓建築,重簷式的屋頂,鋪以綠色琉璃瓦,搭配褚紅牆身,尊貴典雅,以表現中華文化的建築特色。 

週六的上午,歷史博物館的門口遊客大排長龍,等著購票入場,觀賞法國奧塞美術館來台展出的米勒名畫《拾穗》與《晚禱》。歷史博物館似已被這項展覽包下,看不到別的參觀入口,只好在外頭拍攝建築外觀而已。

國立歷史博物館旁,南海學園內的「台灣科學教育館」是一棟模仿北京天壇的建築,建造於1957年(民國46年)。似天壇的圓頂設計,醒目的外觀,總能吸引經過這裡的路人注意。這棟建築已被市政府登錄為市定古蹟。科學教育館已遷往士林的新館,這棟舊建築目前已移撥給文建會管理,正進行修復工程。「台灣藝術教育館」與科學教育館相鄰,也是建造於1957年(民國46年),也被列為歷史建築。


國立歷史博物館石獅。

排隊購票的人潮。

——————————————————————————–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建築)。

台灣科學教育館(市定古蹟)。

仿天壇的圓頂設計。

——————————————————————————–


台灣藝術教育館(歷史建築)。

台灣藝術教育館大門。

——————————————————————————–


台灣教育資料館(前棟)

更往裡面走,過了一座水泥橋,跨越小荷花池,來到了「台灣教育資料館」。我對這棟建築物較感興趣,因為這裡是日據時代「建功神社」的舊址。

建功神社,創建於1926年(昭和元年),用以祭祀日本領台以來對台灣具有貢獻的人物,不分日籍或台籍人士,性質類似於現在的忠烈祠。

建功神社的建築形式在當時頗具特色,因為它採用迥異於傳統日本神社的建築設計,混合了中國、日本及西洋的建築樣式。例如神社的屋頂為西洋式的圓頂,而鳥居則是中國牌坊的型式。

台灣光復後,建功神社的鳥居、石燈籠都因神社色彩濃厚而遭到拆除,建功神社則移作中央圖書館暫時的館所。1960年(民國49年),政府將舊建築改建為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前後兩棟,旁側增建兩層樓的建築,整體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據說,當時並沒有拆除建功神社,而是保留主體結構,另外加蓋及整修成新的建築。從現場觀察,這確實是可能的。教育資料館後棟屋頂的圓頂,可能就是原來建功神社的圓頂改建的。目前教育資料館後棟建築前側左右各有一排古樸的石欄杆,即是當年的建功神社的遺跡。

此外,教育資料館前棟前面的小水泥橋,也是昔日建功神社的石橋改建的。對照舊照片,就可以發現到,今日「台灣科學教育館」及「台灣藝術教育館」的位置,就位於昔日建功神社鳥居前的左右兩側,而兩棟建築物之間的柏油路,正是昔日建功神社的參道。

1950年代,政府在南海學園建造了這幾棟富於中國建築風格的建築,歷經半個世紀的歲月,如今都已被登錄為古蹟或歷史建築。這些建築不僅具有特色,也蘊含著時代的歷史記憶。教育資料館前豎立了一塊大理石石碑,刻寫著當年政府的「教育宗旨」,引起我的注意。它寫著:「中華民國之教育依據三民主義...」,現在讀來覺得有趣,字字句句傳神地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精神與社會政治氣氛。

旅遊日期:2008.07.26(寫於2008.07.28)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台灣教育資料館後棟(原建功神社)。

建功神社舊照片(日據時期)。


石欄杆,建功神社遺跡。

建功神社的鳥居,類似中國的牌坊。


清朝台灣省布政使司衙門(位於台北城西門內西門街北側)。


布政使司衙門西轅門(籌防局)。


日據時期植物園內的商品陳列館(今國立歷史博物館)。


植物園內的建功神社(今台灣教育資料館)。


建功神社全景(石欄杆遺跡至今仍在,神橋的外觀略有改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10美國MBA名校申請指南(5)
澳洲紐省將對房產轉讓徵收從價稅
籃球世錦賽  派克缺席
反對黨指責陸克文政府「不計後果的」花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