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寄養家庭 用愛填滿苦兒心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博郎/專題報導)「自己的子女有什麼,來家裡住的小朋友就有什麼,有時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對他們付出的心力還比子女多,引起子女嫉妒。」許多特殊境遇兒童因種種因素遠離父母,幸虧熱心民眾提供自己的家作為避風港,讓他們安心長大,雖無血緣關係,寄養家庭付出的愛有時還遠超過至親。

熱心還要合資格 去年僅7戶過關

社會上有不少兒童和少年因家庭貧困,父母死亡、重病、入獄,或遭受虐待、遺棄,必須透過公權力找到寄養家庭照顧。熱心的民眾不少,但要符合條件又能真心接納寄養兒的家庭並不多,去年約有80位熱心民眾向台南家扶中心洽詢,但經過嚴格審核、培訓,也僅有7戶成為寄養家庭,還有很多兒童找不到寄養家庭,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要成為合格的寄養家庭,必須符合家庭健全、住所安全整潔等條件,還需通過寄養家庭職前訓練,學習兒童保護工作、寄養倫理法規、寄養兒童意外事件處理、疾病預防及營養照顧等訓練。在生活和心態上,也必須忍受寄養兒的叛逆和學習障礙,若非打從心底憐惜,少有人願意成為寄養家庭。

待寄養兒如親生 也盼女兒傳承

幸而,社會上還是有許多充滿愛心的家庭,願以真心接納這些孩子。葉榮芳、武翠玉夫婦十幾年來持續接納寄養兒,照顧過的小孩多達12人,每個小孩到了葉家,便成為葉家的自己人,葉女有什麼,寄養的小孩就有什麼,還為他們付出高昂的醫療費、補習費和才藝費用。

一位重度智障的小孩,在他們細心的照顧下,竟減輕為輕度智障,慢慢習得自立技能,每年除夕還會「回家向葉爸爸、葉媽媽拜年」,讓他們相當感動。他們說,「只要用同理心,小朋友就能感受到愛,也更能培養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兩人退休後,乾脆創辦「小牛頓托兒所附設課後托育中心」,利用盈餘提供低廉甚至免費托育、安親資源,幫助許多弱勢家庭,使家長無後顧之憂放心工作。

「也不知道可以再做幾年,但會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也希望年老之後,擔任老師的女兒可以繼續擔任寄養家庭,幫助更多孩子。」葉姓夫婦強調,只要家扶幫助的小朋友有需要,他們就會盡力幫忙,也很慶幸女兒從小耳濡目染,富有愛心,目前還自願留在台東教育原住民小朋友。

耐心改變小姊弟 鼓勵親友投入

咼永達、郭靜枝夫婦是另一個「快樂的寄養家庭」,他們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本身從事露營戶外器材設備租賃,因家扶辦活動商借器材結緣,擔任家扶義工後,了解到社會上有許多小孩需要照顧,進而申請擔任寄養家庭,長期關照這些不幸兒童。

咼永達夫婦平日生活簡單平凡,但教育子女首重踏實與實踐,常以身教教導子女,對寄養兒童也疼愛有加。曾有一對姊弟個性內向、沒有自信,且有發展遲緩現象,咼永達夫婦不斷鼓勵他們參加團體活動,不論颳風下雨皆耐心接送,終於改變這對姊弟。

「寄養工作是一份責任神聖的使命,自己從中也可學習到很多以往擔任父母時未曾想過的互動關係,重新為人父母,重新學習成長。」咼永達夫婦常這樣說。他們也常鼓勵親友擔任寄養家庭,以期照顧更多不幸的兒童。

帶來快樂如底片 讓孩子能回憶

蘇山林、林紫霞夫婦自86年擔任寄養家庭,已照顧8位寄養兒,蘇家子女皆在學且成績優異。蘇家行有餘力而全家投入寄養服務,蘇家子女全陪著父母投入照顧寄養兒的工作,連最小的女兒都會陪寄養兒做功課,下課時還常到寄養兒班上,協助適應學校生活。

蘇家照顧過的兒童,除家逢變故或單親經濟困窘的兒童,還有受虐兒及行乞兒,蘇家不曾拒絕過家扶中心安排的各種類型兒童,也不怕帶給家庭困擾,反而付出更多愛心。而林紫霞擁有的護理背景,對於健康需特殊照顧的寄養童來說,更是不可多得。

「希望就像照相機一樣,讓寄養兒在寄養家庭快樂的時光,能變成他們心裏的底片,以後如果想要回憶快樂時光,就把心中的底片拿出沖洗回憶。」這是蘇家人共同的心願。

別的寄養戶害怕 他們給更多愛

張明輝、龔春美夫婦自86年開始擔任寄養家庭,迄今已有13年之資歷。可貴的是,他們所照顧的兒童皆為其他寄養家庭所畏懼害怕,或沒有能力接受的偏差行為兒童。這些兒童只因在原生家庭沒有獲得愛的關照,或因長期受虐而引發暴力傾向,且常有偷竊行為,每次闖禍都得由張明輝夫婦出面,向師長或受害者、家長賠不是。

但張明輝夫婦不曾因寄養兒闖禍而苛責,反倒施予更多的愛,補足在原生家庭缺乏的溫暖,使其體會到被愛的感覺,進而願意信任寄養家庭,嘗試去做「愛別人的人」。在張家待過一陣子,嘗試過被愛、被尊重的對待後,這些小孩都能逐漸發自內心改進偏差行為。

「每一個兒童都是無辜的,有關心就有希望!」這是張家人向來秉持的信念。除了給予寄養兒不餘匱乏的照護及戶外活動機會,張家還會安排家人及寄養兒到其他愛心團體擔任義工和資源回收工作,親身教導寄養兒學習「施比受更有福」的觀念,讓寄養兒由助人之中建立自信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