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人才外流嚴重 移民、種族政策成主因

人氣 200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建浩、林一馬來西亞吉隆坡報導)馬來西亞人才外流是一項嚴重問題。2010年馬國副外交部長在國會中回答一項提問時透露,自2008 年3月至2009年 8月 共有304,358 國人移民,2007年則有139,696 國人移民。人民大量移民意味著國家將失去這些擁有財富、社會資本、才華、技術和經驗的人才。 目前,這問題已經嚴重影響馬國的競爭能力及表現。

過去數年來,政府確實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吸引人才回歸;可是實際效果差強人意。 什麼是真正的因素促成他們離去?

馮鎮安博士:馬國政府必須改革移民政策

前人力資源部長丹斯里馮鎮安博士日前(13日)在一場由《馬來西亞20年行動方略》所舉辦的有關人才外流英語講座會上指出,馬來西亞政府必須改革移民政策,以對應國內嚴重的「人才外流」問題。

亦是亞羅牙區國會議員的丹斯里馮鎮安博士也表示,政府應該放棄在其移民政策上的冷戰策略,建議政府放寬條件把工作證,永久居留和公民權頒給外籍人才,以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

丹斯里馮博士針對一項規定馬來西亞籍女性與其外籍丈夫所生下的孩子不能享有公民權,甚至永久居民權的法律表示, 這種以性別作為主要考量的永久居留(PR)政策是其中一個導致馬來西亞人才流失的因素。

馮博士也說:「為了引進專業知識和經營企業或工廠的經驗,政府應迅速批准僱主為外籍專業人士申請工作準證的申請。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頒永久居民權給予我們所希望招聘的頂尖專家。」


亞羅牙區國會議員、前人力資源部長丹斯里馮鎮安博士。(攝影:張建浩/大紀元)

馬國移民人士45年內增加近100倍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移居他國的馬來西亞人數從1960年的 9576位上升到2005年的1489168位,即在這45年裡,馬來西亞移民人士增加了近100倍。

外交部副部長兼參議員A. Kohilan Pillay稱,從 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有304358馬來西亞人移民到其他國家,其中大約 40%定居在新加坡。

世界銀行最新的報告表明,自1999年到2000年,移居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國家,並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馬來西亞人數上升了40.84%。 於2000年移居到經合組織國家的132468位馬來西亞人當中,其中的77.2%即102321位是大專畢業生。

根據馬國英文星報(The Star)的報導,截至2010年,超過2萬名原籍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海外工作,其中大約 40%在美國和10%在澳大利亞。

杜乾煥博士 :人民對國家種族政策感失望

在這場座談會上,前檳州行政議員,兼《20年行動方略》經濟組主任杜乾煥博士指出,馬來西亞人是因為對國內以種族為基礎的政策感到失望,並希望在海外能為子女們尋求更好的教育而離開馬來西亞。

杜博士表示人才外流問題大量的減弱了馬來西亞的生產能力。我國的競爭力和生產力已經受到侵蝕。

杜博士透露了馬來西亞人才外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之: 「馬來西亞人選擇移居他國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國內的教育質量持續下降,對許多民眾來說當地的大學和研究水平並不是首選。」

他也說:「當人們感覺到國家並不是根據效績來分配資源,而種族主義又已制度化了,有些人就會選擇離去。」


《20年行動方略》經濟組主任、前檳州行政議員杜乾煥博士。(攝影:張建浩/大紀元)

廢除以種族為基本考量的政策

在座談會上,杜乾煥博士提出了以下方法來應付馬來西亞人才流失的問題:

(一)、破除以種族為基本考量的政策,用以需求為基本考量的政策取而代之。
(二)、在招聘和分配資源時,尤其在公共領域裡,要以卓越成績為基本準則。
(三)、必須建立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以激發創造力。
(四)、必須在各大部門內,如司法、反貪和官僚機構內進行重大改革。
(五)、應該委任目前在國外工作的馬來西亞籍專家擔任國立科學和技術組織的高級職員。
(六)、應慷慨頒發永久居民權,甚至公民權給馬來西亞公民的外籍配偶。
(七)、移民局也必須迅速批准僱主為聘請外籍專業人士所提交的工作準證申請。
(八)、公共服務部門(PSD)必須在公共領域內為所有公共服務部門獎學金得主尋找適當的職位。


《馬來西亞20年行動方略》假華總謝富正年禮堂舉行人才外流英語講座會,探討馬國人才外流的課題。(攝影:張建浩/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商會南台灣產業白皮書  看好大高雄發展
外電﹕中共網絡審查恐導致人才外流
普京以文職官員換掉國防部長紹伊古
布林肯:美在維護人道主義法方面無雙重標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