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人才外流严重 移民、种族政策成主因

人气 200
标签:

【大纪元7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建浩、林一马来西亚吉隆坡报导)马来西亚人才外流是一项严重问题。2010年马国副外交部长在国会中回答一项提问时透露,自2008 年3月至2009年 8月 共有304,358 国人移民,2007年则有139,696 国人移民。人民大量移民意味着国家将失去这些拥有财富、社会资本、才华、技术和经验的人才。 目前,这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马国的竞争能力及表现。

过去数年来,政府确实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吸引人才回归;可是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什么是真正的因素促成他们离去?

冯镇安博士:马国政府必须改革移民政策

前人力资源部长丹斯里冯镇安博士日前(13日)在一场由《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所举办的有关人才外流英语讲座会上指出,马来西亚政府必须改革移民政策,以对应国内严重的“人才外流”问题。

亦是亚罗牙区国会议员的丹斯里冯镇安博士也表示,政府应该放弃在其移民政策上的冷战策略,建议政府放宽条件把工作证,永久居留和公民权颁给外籍人才,以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

丹斯里冯博士针对一项规定马来西亚籍女性与其外籍丈夫所生下的孩子不能享有公民权,甚至永久居民权的法律表示, 这种以性别作为主要考量的永久居留(PR)政策是其中一个导致马来西亚人才流失的因素。

冯博士也说:“为了引进专业知识和经营企业或工厂的经验,政府应迅速批准雇主为外籍专业人士申请工作准证的申请。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颁永久居民权给予我们所希望招聘的顶尖专家。”


亚罗牙区国会议员、前人力资源部长丹斯里冯镇安博士。(摄影:张建浩/大纪元)

马国移民人士45年内增加近100倍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移居他国的马来西亚人数从1960年的 9576位上升到2005年的1489168位,即在这45年里,马来西亚移民人士增加了近100倍。

外交部副部长兼参议员A. Kohilan Pillay称,从 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有304358马来西亚人移民到其他国家,其中大约 40%定居在新加坡。

世界银行最新的报告表明,自1999年到2000年,移居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国家,并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马来西亚人数上升了40.84%。 于2000年移居到经合组织国家的132468位马来西亚人当中,其中的77.2%即102321位是大专毕业生。

根据马国英文星报(The Star)的报导,截至2010年,超过2万名原籍马来西亚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海外工作,其中大约 40%在美国和10%在澳大利亚。

杜干焕博士 :人民对国家种族政策感失望

在这场座谈会上,前槟州行政议员,兼《20年行动方略》经济组主任杜干焕博士指出,马来西亚人是因为对国内以种族为基础的政策感到失望,并希望在海外能为子女们寻求更好的教育而离开马来西亚。

杜博士表示人才外流问题大量的减弱了马来西亚的生产能力。我国的竞争力和生产力已经受到侵蚀。

杜博士透露了马来西亚人才外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之: “马来西亚人选择移居他国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内的教育质量持续下降,对许多民众来说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水平并不是首选。”

他也说:“当人们感觉到国家并不是根据效绩来分配资源,而种族主义又已制度化了,有些人就会选择离去。”


《20年行动方略》经济组主任、前槟州行政议员杜干焕博士。(摄影:张建浩/大纪元)

废除以种族为基本考量的政策

在座谈会上,杜干焕博士提出了以下方法来应付马来西亚人才流失的问题:

(一)、破除以种族为基本考量的政策,用以需求为基本考量的政策取而代之。
(二)、在招聘和分配资源时,尤其在公共领域里,要以卓越成绩为基本准则。
(三)、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以激发创造力。
(四)、必须在各大部门内,如司法、反贪和官僚机构内进行重大改革。
(五)、应该委任目前在国外工作的马来西亚籍专家担任国立科学和技术组织的高级职员。
(六)、应慷慨颁发永久居民权,甚至公民权给马来西亚公民的外籍配偶。
(七)、移民局也必须迅速批准雇主为聘请外籍专业人士所提交的工作准证申请。
(八)、公共服务部门(PSD)必须在公共领域内为所有公共服务部门奖学金得主寻找适当的职位。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假华总谢富正年礼堂举行人才外流英语讲座会,探讨马国人才外流的课题。(摄影:张建浩/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商会南台湾产业白皮书  看好大高雄发展
外电﹕中共网络审查恐导致人才外流
2024年欧洲选举6月6日正式开始
世界领袖纪念诺曼底登陆 拜登:联盟很重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