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就是在配料上搞創意

藤卷幸夫

人氣 4
標籤:

二○○三年,我接下重組老牌企業福助的重擔。為了讓福助重生,我們從二○○三年到二○○五年一月的兩年之間,分三個階段進行改組。

phase 1是製作新商標和新配色,對社會宣傳新生福助,也就是助跑期。助跑完成之後就一口氣加速,大力宣傳新福助的商品,進入phase 2。當時可說是以超乎常識的趕工進度,實現了「福助紳士」、「福助婦女」的商品化。

當時趕工的狀況有在二○○四年三月三十日的《蓋亞黎明》(東京電視台系統)上播出,或許有人還記得,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節目主角:設計師三條毅司。

當時我一直把新設計的襪子打回票,三條也毫不退縮,不斷為我更改設計。不知不覺間我們就拚到天亮了。真是熱情十足啊!

或許是這段節目上電視的影響吧,phase 2的襪子賣得非常好,前兩季業績成長達到一五○%。

當時我堅持許久的部分,在於襪子底下畫的一條線。就只是那條細線的配色而已。但是一條細線就能大大改變銷售量,所以我絕不妥協。這就是熱情的重要性。

我也試著稍微改變商品花車的擺放位置。

試著把商品擺放位置錯開個十公分。

再把燈光角度做小小的改變。

在百萬日圓的名貴毛皮大衣旁邊,偷偷擺上一千日圓的便宜T恤。

這些小功夫就能大大改變業績。就像灑在白飯上的配料一樣。白米飯只是白米飯,但是灑上各種配料之後,就變成好吃的拌飯。如果再堅持一下配料的品質,拌飯也可以是熱門商品。

或是拉麵。比方說成本兩百日圓的拉麵,如果賣四百日圓,就淨賺兩百日圓。如果拉麵加上成本三十日圓的叉燒肉,還可以賣到五百日圓。

這麼一來利潤就是五百日圓-(兩百日圓+三十日圓)=兩百七十日圓。要是把叉燒肉做得更高級,一碗拉麵甚至可以賣到一千日圓。

這樣看來,獲利大約是四倍。也可以講究碗、筷子、燈光、地板、服務態度等細節,這樣一來,要創造一碗數千元的品牌拉麵也並非難事。

如果拉麵的本質是麵條和湯頭,那麼從叉燒肉到碗筷、燈光、服務態度等等,全都是配料而已。品牌化就是講究配料的過程。而品牌化需要的就是創意。

如果把對比式發想加入拉麵世界中會如何呢?

如果是我,或許會拿「鮪魚飯」當做拉麵的配料吧。

拉麵加炒飯,中國菜+中國菜,並不算太新鮮。實際上日本已經有「拉麵炒飯」這樣的菜單了。

於是我大膽加入鮪魚飯的「和風元素」,而且要非常講究鮪魚的品質。畢竟來自印度洋的遠洋鮪魚和日本大間的當地鮪魚,連小孩子都吃得出差別在哪。

但是優質鮪魚如果透過盤商採買,就會拉高成本,沒辦法當成配料。如果是我,我會直接跑去產鮪魚的大間或三島,跪著求鮪魚業者少量低價賣給我,開發獨自的採購路徑。

這裡也需要熱情。火熱潛入產地,火熱交涉,甚至下跪磕頭。一直去一直去,開創自己的鮪魚人脈。正因為普通人不會這麼做,我才要這麼做。@(本文結束)

摘編自 《守破離創意學:3步驟X 26個提示,你也可以是創意人》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文:牛人「象形字」創意超絕
一點也不芭樂  水果變文具公仔
花漾部落中部招商  扶植原民創意產業
特色餐飲 綠色飲食創意飯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