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殭屍公司」的生財之道

人氣 3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24日訊】最近大陸媒體披露上市公司*ST盛潤,以「殼公司」的角色重新進入國企集團,是一場「既吃國家,又吃股民」的財富遊戲。據悉,今年10月18日,*ST盛潤跌停,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個交易日裡,這只股票有過9個跌停板,但從8月10日至9月26日,這只股票曾連續拉出18個漲停板,漲幅高達140%。

據《南方週末》報導,在此前長達5年多的時間裏,*ST盛潤作為一家沒有任何主營業務與營業收入的「殭屍公司」,揹負著高達數十億元的債務,只能靠債務重組和變賣資產勉強維繫上市資格。

今年8月10日,停牌一年多的*ST盛潤伴隨著一則重組公告正式復牌。公告稱,公司擬以4.3元/股的價格,新增發行9.38億股股份換股吸收合併富奧公司。如果成功重組,*ST盛潤將搖身一變成為淨資產近2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公司。

*ST盛潤的歷年財報顯示,該公司自2006年以後便沒有任何主營業務,之所以至今尚未退市,全靠2006年回撥壞賬準備金和2009年拍賣房產所帶來的非經營性收入,得以避過「連續三年虧損」的退市門檻。其2010年年報顯示,公司股東權益為21億元,相當於11,000餘名股東人均負債近20萬元。

媒體調查發現,一家名為瑞福德投資的企業及其關聯企業不僅實際控制著包括*ST盛潤在內的三家上市公司,而且在過去數年中以種種手法將*ST盛潤的兩大主營業務安吉爾飲水機和嘉年印刷剝離,使得*ST盛潤成為了僅剩巨額債務的「空殼公司」。

位於深圳泰然工業區的盛潤股份公司,一身著便裝的女士對《南方週末》記者稱:「我們不做業務,主要是做股票經營的。」點明了這家上市公司過去多年的經營實質。

「國有資產保值」造就一群新的「改制富豪」

據資料顯示,*ST盛潤的前身*ST英達,即由深圳市輕工局轉制而成的萊英達集團,1998年時集團下屬企業達192家,總資產80億元,並曾是深圳市計劃重點培育的六大「超百億」國企集團之一。

2000年前後,由於前期的盲目擴張,加上對其它企業貸款擔保造成的巨額負債,包括萊英達集團在內的一批大型國企紛紛陷入資不抵債的經營困境。

大陸國企改制的風潮將上市公司帶到了命運轉折點:*ST英達從2001年就開始了「金蟬蛻殼」的準備:一方面利用財政部頒佈的「八項計提」政策,令上市公司負債劇增;另一方面則通過司法途徑,將上市公司內尚存的優質資產判決剝離。

一年多的時間,*ST英達淨利潤從600多萬元的盈利變成近10億元虧損;這其實是彼時一批國有上市公司改制潮中毫不起眼的一例。其後的事實證明,這種行為不但沒有達到所謂「國有資產保值」的目的,反而造就了一群新的「改制富豪」。

據悉,在2001年到2003年期間,包括安吉爾飲水股權在內的一批優質資產,均以司法拍賣等形式被轉給另一家公司,其後數年經過多次股權變更後,於2005年2月卻變成了由瑞福德投資控股90%的私營企業。而股東變更的背後,更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企業控制權爭奪戰。

2004年11月23日,萊英達5位副總級高管面見國資委官員,狀告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承友在改制過程中「非透明操作,涉嫌侵吞國有資產」。一知情的國資部門人士表示,在深圳國企改制階段,很多企業內部都爆發過類似的「爭奪戰」,像萊英達集團這樣動靜鬧大的,主要還是因為「利益擺不平」。

這一風波的源頭乃李承友意欲成立一家影子公司控制萊英達。他在這一影子公司裡的股權比例高達47%,引發其他「內部人」不滿,結果公司成立不到一週就被舉報,成立不到兩個月即被註銷,可謂「短命公司」。

最後的結果是李承友敗北。萊英達集團隨後進入所謂的「二次改制」。作為萊英達影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在12月底從李承友被更換為郭民,影子公司亦更名為「瑞福德投資」——這就是今天市場所關注的「瑞福德系」的發端。

而這場股權爭奪戰中「意外」的勝利者郭民,及原萊英達集團的數名高管,在其後幾年中搭建起了股權結構錯綜複雜的「瑞福德系」,將當年李承友沒有來得及「掏乾淨」的上市公司再度掏了一遍。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低迷 加息呼聲漸高
房產稅又上桌  中國股市重摔
端午節後 中國股市連跌 深指破1萬點
中國股市  四大銀行的提款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