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新:為甚麼周敦頤獨愛蓮花?

佟新

人氣 1879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0月05日訊】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開山鼻祖,也是舞文弄墨的高手,因為對蓮花的獨愛,留下了一篇文字洗練、持論雄辯、極富激情的《愛蓮說》。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視而不可褻玩焉。」如此傳神而飽含愛意的描寫,不由得讓讀者隨著作者的筆觸對那一株生長在水中的植物神往起來。

稍微有點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作者為了正面描述蓮花的可愛,連續不斷地運用了對比的方法:淤泥的污濁與蓮花的清純,招惹人的清蓮與內斂自守的素淨,簡約與枝蔓,遠視與褻玩,等等,以此來證明所愛者無可匹比的品味。「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為了表達自己對蓮花的獨愛,作者竟不無挑剔地直陳蓮花之外的各花的缺陷,對蓮花之外的群芳的評價似乎含著苛求,譬如認為牡丹為花中富貴者,大概是因為牡丹的大紅大綠,涉嫌招搖和趨炎附勢;由於周敦頤是正宗的儒者,他教人入世,對陶潛這類隱士的人生情懷與生活道路自然不大予以認同,故因人廢物,對陶潛雅好的、不能入選儒家群芳譜的菊花也劃入另類。儘管事實上,菊花並非隱者的專愛,許多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夫也對秋日那一道極富魅力的風景表現得十分神往,杜甫的《秋興》「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即是一例。

更有甚者,周敦頤似乎透出一種居高臨下、自以為是的孤傲,「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立於荷塘,環顧週遭,同好者還有誰?儘管古往今來,愛蓮者甚眾,作者怎麼會有同道者少的感覺呢?這與其說是武斷地將同道拒之門外,還不如說是對人心不古、「高處不勝寒」的感歎。因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世人都愛牡丹去了,他們都受牡丹大紅大紫的誘惑,趨之若鶩,池塘周圍冷冷清清,只留下了周敦頤獨步蓮池的身影。

據史料記載,周敦頤的確對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達到了酷愛的程度。他為官時期,曾在府署東側挖池種蓮,取名為愛蓮池,池寬約有十丈,中間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兩側有「之」字橋。盛夏時他常漫步於池畔,欣賞著縷縷清香、隨風飄逸的蓮花,口誦著自己寫的《愛蓮說》。自此蓮池名震遐邇。

「蓮,花之君子者也」。顯然,「君子」在此是借花喻人,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徵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與君子相對的是小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君子是理想道德人格的典範。周敦頤性情樸實,自小信古好義,「以名節自砥礪」。平生不慕錢財,愛談名理,他認為「君子以道充為貴,身安為富」。他雖在各地作官,但俸祿甚微,為官幾十年,淡泊名利,一心為民,蓮之品格正是他不肯阿諛權貴的寫照。

周敦頤以蓮寄托自己的心志,對真理和信念有一種執著的堅持,在喧囂的塵世中始終葆有一個獨特高潔的自我,像蓮花一樣潔身自好,不染纖塵,彰顯君子的風範。他為官「政事精絕」,宦業超群,尤有「山林之志」,胸懷灑脫,有仙風道氣。既因堅持正義,不願苟同權貴而曾遞上辭呈;也可為官多年,保持清廉勤勉,深受百姓擁戴。

其實,中國古代有很多文人君子追求真理和道義,崇尚高層次的精神境界,重視自己的人格修養。他們不為物慾和各種世間利誘所動,不趨炎附勢,不與惡濁勢力同流合污,始終保持自己的真我本色,心懷天下,其文品亦如人品。

現在中共治下的中國亂象環生,失去了精神寄托的中國人,思想就像脫韁的野馬。而中共為了確保自己一黨專政的統治地位不被動搖,以各種利益為誘餌,使中國人滑入道德的深淵:毒奶粉、地溝油、動車追尾的黑幕、包二奶、拐賣婦女兒童、賣淫嫖娼、活摘器官、房屋強拆,甚至官方僱用黑社會截留訪民,無一不與利益有關,無一不與人的道德的墮落有關。如果當今的中國人稍稍能夠像周敦頤獨愛的蓮花那樣潔身自好,如果更多的中國人能有點周敦頤獨愛蓮花那樣的精神貴族氣質,現在的中國社會應該是另一番景象。

《愛蓮說》獨愛蓮,不是為一花獨放排斥群芳,而是心無旁騖,清淨無為;《愛蓮說》獨愛蓮,不是清高,而是自好;《愛蓮說》獨愛蓮,不僅因為鄙棄人心不古,更由於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而深感高處不勝寒。有道是:人生如蓮花者,乃末世之覺者也。@

(責任編輯:何臻)

相關新聞
【新紀元】奈米尺度與微觀世界
古風悠悠:周敦頤善政
劉曉:說「蓮」
孔孟之道判釋(2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