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亞太企業樂觀指數重挫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6日電)據調查,受歐美債務和經濟危機影響,今年第3季亞太各國和地區企業的樂觀指數嚴重下跌,其中大陸和台灣的跌幅頗大。

京都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今天公布「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指出,在美國經濟持續減緩和歐洲債務危機仍未解決的情況下,全球和亞太企業的樂觀和悲觀相差指數都下挫,前者平均為-28%,後者為-15%。

亞太區內,大陸、台灣及新加坡的樂觀指數都出現嚴重跌幅,大陸由第2季的+43%下降至+14%,台灣更由+38%下降至-20%,顯示受訪的台灣企業家對當時全球經濟環境的感受由「樂觀」轉為「悲觀」。

相對的,香港企業於第3季的樂觀指數僅從上季的+46%下跌至+42%,跌幅較小。

在區內,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企業的樂觀指數卻有所上升,前者由第2季的+16%上升至+56%,後者由+76%上升至+84%。

據調查,全球樂觀指數最低的是日本,指數為-69%,較上季度再下跌7%。

京都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林敬義說,美國延遲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企業已充分準備迎接全球市場經濟緊縮的問題,樂觀指數下跌是意料之中。

他說,港股近日不斷下跌,充分反映出全球經濟正面臨困局,但香港旅遊業及貿易的表現仍然理想,減輕了企業受全球經濟影響的負面情緒。

所謂的「樂觀和悲觀相差指數」,是把「對問題感到樂觀的受訪者的百分比」減去「對問題感到悲觀的受訪的百分比」,最高是+100%,最低是-100%。

這次調查於8月和9月進行,受訪者為全球2721家中、大型企業的行政總裁、常務董事、主席或其他高級行政人員。

受訪企業來自39個國家或地區,蓋涵5個行業,包括製造業、服務業、零售業、建築業及其他。

相關新聞
全球經濟基金經理人樂觀指數升至74%
世貿總幹事向亞太企業家施壓
擔心經濟及獲利成長  美股樂觀指數下跌
Gartner:亞太企業資訊支出明年預計成長7.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