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經濟前景惡化 歐盟下調增長預期

【大紀元2011年1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繼週三意大利國債危機引發市場大震盪之後,歐盟委員會週四(11月10日)出台的一個預測報告再次強調了歐元區所面臨的經濟挑戰的規模。

歐盟委員會大幅下調增長預期

金融時報10日報導,希臘和意大利的政治精英們在資本市場的壓力之下努力就成立新政府達成一致之際,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將歐元區2012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1.8%大幅調降至0.5%。並警告說多個國家將在未來數月陷入衰退。

歐盟的執行機構表示,歐元區明年主權債務水平的上漲會比之前預想的多得多,將達到GDP的90.4%,同比今年增長88%。

另一份獨立的、由專業人士製作的歐洲央行月度公告加劇了這一警告,公告將歐元區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調低至0.8%。

歐洲貨幣事務專員雷恩(Olli Rehn)說,預測是為歐洲敲響了警鐘:「歐盟的復甦現在已陷於停頓,在採取果斷行動之前,還會有新的經濟衰退的危險。」

歐元區17國的經濟增長預測均被大幅下調:德國從1.9%下調至0.8%;法國從2%下調至0.6%;荷蘭從1.7%下調至0.5%。意大利的增長預期則從1.3%下調至0.1%。

英國的增長率也從2.1%調低至0.6%。

拉加德:全球經濟烏雲密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週三在北京發表講話時警告稱,除非各國共同採取行動、消除各種威脅經濟增長的因素,否則全球經濟可能面臨「失去的十年」。

「在這樣一個各國之間聯繫日益緊密的世界裡,沒有哪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單獨行動。」拉加德在講話中說,「全球經濟烏雲密佈。」

德法另起爐灶?

路透社週三援引歐盟消息人士話報導,德國和法國官員已就歐盟改革方案展開討論,一種可能性是組建一個較小型的核心歐元區,不排除會踢走一個或多個不合乎條件的成員國,留下的須積極加強區內經濟一體化,包括稅收、財政等措施。但有關磋商屬初步階段,尚未涉及操作或技術等範圍。

但德國否認了這個說法。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稱,德國並不尋求一個更小規模的歐元區,德國的政策聚焦於穩定整個歐元區。該發言人稱:「可以非常確定的說,德國政府沒有採納這樣的計劃。」

法國政府的一名消息人士也否認了這個計劃的存在。

中國:願意維持人民幣升值

週四,拉加德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表示歐債危機問題尚未解決,大部份新興國家有意進行援助,但她強調這樣的援助並非明確指向歐元區,而是用來加強整個IMF的機制,讓所有成員國都從中受益。

拉加德已經與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副總理王岐山會過面。不過,所有與中方代表會談的具體內容始終沒有對外透露。據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拉加德在週四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與中方討論過以雙邊方式援助歐洲的可能性,但目前不作具體評價。她還透露,在其訪華行程中,中國政府向其表達了願意維持人民幣升值趨勢的意願。

與此同時,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發出警告,不要因為目前的債務危機就在中國的人權問題上做出讓步。週四,該組織中國區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表示,尤其在歐元區債務問題上,非常擔心人權問題會被列入次要地位。她指出,與中國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的國家如果認為就改善人權問題向北京施壓會影響經濟合作,那他們就錯了。她說:「到最終,那些保護人權的法律條文和訴訟案件實際上也都是為了維持更好的經濟往來。」

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飆升 市場信心蒸發

週三,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7%達到7.48%的歐元時代新高,此前愛爾蘭和葡萄牙國債收益率超過7%後,都提出了紓困請求。

這一大幅震盪促使許多投資者和策略師提出,歐元區危機也許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或者至少是自希臘首次承認其公共財政狀況比2009年9月的判斷要糟糕得多以來,一個新的臨界點。歐元區債務危機正進入一個潛在更加危險的新階段。

週三是信心蒸發的一天。一名交易員表示,市場瀕臨「崩潰」。法國興業銀行固定收益策略師蘇基曼(Suki Mann)表示,「意大利債券市場簡直像是大屠殺,許多人將會認為我們正接近終局。」

意大利債券收益率飆升,引發市場拋售歐元、歐洲股票,以及意大利各銀行(該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的債券和股票。還導致法國國債相對於德國國債的收益率溢價升至歐元時代新高。

歐洲央行(ECB)入市干預後,才制止了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上升。

為避險,投資者爭相湧向美國和德國國債等安全資產,美歐主要股指均下跌2%以上,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一個月以來的新低,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下跌。美元指數則大幅上漲,美元指數曾一度漲至77.99水平的1個月高點。歐元兌美元2011年以來第四次出現2%以上的單日跌幅。

相關新聞
懼經濟惡化 大陸掀黃金搶購潮 避險保值
意政局失序 歐美股狂瀉  歐銀拋主權債
義債殖利率破7  歐盟憂心
救歐債 美:歐洲資金才是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