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際學者訪阿塱壹 籲台保存景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郭芷瑄屏東22日電)有台灣最後天然海岸之稱的「阿塱壹古道」,被交通部規劃為台26線公路「旭海到觀音鼻」工程路段。國際學者今天實際參訪後驚嘆,阿塱壹的天然海岸線珍貴,呼籲應保存。

台26線安朔到港口段公路,是交通部規劃環島公路最後一段還沒有連接起來的路段,交通部公路總局在去年送審「台26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整體改善計畫」差異分析,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第201次環評大會通過。屏東縣政府今年8月1日公告,將「旭海-觀音鼻暫定自然保留區」(即阿塱壹古道路段)的保留時間,延長到2012年1月31日。

荒野保護協會主辦第10屆亞太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後簡稱APNEC-10),已在昨天閉幕,此次共有22個國家,超過100名跨國學者來台與會。由因阿塱壹古道開發議題在台灣備受關注,因此APNEC-10會議特別以阿塱壹古道進行論文發表。

與會國際學者法國瀕危動物專家Pierre Fidenci、日本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礒野彌生、英籍香港米埔保護區經理Bena Smith與澳洲經濟政策學者Stuart Rosewarne今天從台北南下,實際走訪阿塱壹古道,四名學者一致認為,阿塱壹古道海岸線很美,也極為珍貴,建議台灣政府在開路與保護環境間找到平衡點。

Pierre Fidenci以南法開鑿公路經驗分享,法國開鑿公路時也曾引發當地居民廣泛討論,面對開發與環境保護問題應尋求平衡點,考量當地居民想法很重要,因為關乎居民生活,政府或許可找出除開路以外的方案。

Bena Smith表示,香港有很多類似與環境衝突的開發案,至於如何做取捨,政府與NGO組織應與當地居民做好良性溝通並共同努力,讓獨特的地方環境地景成為世界級景觀,是非常值得努力。

Stuart Rosewarne表示,環境不應過度發展,透過良好的生態旅遊,深耕旅客的環境意識更為重要,而開路所造成的經濟模式難用數學模式計算,因為環境生態價值是無法用數字或公式來表達,他舉例,「就像一個人有替手臂保了險,但一旦手臂被砍斷,不管它的經濟價值是多少,失去就是失去了,維持生態環境很重要。」

礒野彌生說,即使在日本也難得看到如阿塱壹的美景,若這樣美麗的地方遭破壞,十分可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