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為保護生態 台芎蕉坑農民「不賣地」

簽合約 終結賣地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2月11日訊】14年前苗栗大湖鄉芎蕉坑社區10戶人家協議「不賣地」,在當時的宋楚瑜省長、文建會主委林橙枝、苗栗縣長何智輝等人的見證下簽約,成為佳話流傳一時。今年12月31日將是芎蕉坑傳奇故事的「到期日」,是否續約?當時的發起人李平在電話告訴記者:「不會有新的合約,後代都回來了,不賣地的意念已烙在他們心裡了。」


合約書已成形式,不賣地的堅持已烙在芎蕉坑這10戶人家的心裏。(攝影: 耿豫仙 / 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專題報導)芎蕉坑有一句祖訓「寧賣祖宗言,不賣祖宗田」,大半輩子都住在台北的李平,像個嫁到芎蕉坑的媳婦,發起不賣地活動,死守大湖郊區的這個山頭。李平坦承,農作物收成平均每月收入只有1萬元,並不能維持生活開銷,大家都靠副業、打零工才能收支平衡,還好他們「要的也不多」。

簽合約 終結賣地

客運從熱鬧的市區街弄繞了40分後,開始向大湖鄉前進,屋舍漸少,繞著山路穿過大小隧道,1個、2個、3個….5年、7年、10年…..隧道越來越長….不賣地的農民信守誓約與生活的衝擊也越來越困難。

芎蕉坑原有百戶人家,但敵不過工商發展趨勢,賣地一時成為芎蕉坑生態破壞的隱憂,不賣地合約是否終結居民賣地現象?非也,14年間,芎蕉坑還是賣了2塊地,但非簽約戶的地。


古政業家住深山裏,自10多年簽「不賣地」合約後,與李平(右)很少再踫面暢談。(攝影: 耿豫仙 / 大紀元)


古政業(簽約人之一)曾買下一位非簽約居民的土地,古政業說:「他要賣給外人,芎蕉坑的生態環境是否會被破壞,没人敢保證,我買下來,雖然生活苦一些,至少我能對芎蕉坑的未來保證。」另一戶地主則因孩子用土地抵押貸款,最後被銀行法拍,外地人買去。

李平到芎蕉坑原本只想「小買」一塊地,但原地主不肯分割,她心一橫,買下17筆土地,她說:「每次被詢問是否賣地,都被她婉拒,但她只要賣1、2筆,貸款早繳完了,生活也會相當好過。」


李平女兒繼承她畫畫的天賦,「我家住在芎蕉坑」中將社區的特色植栽、區域仔細描述。(攝影: 耿豫仙 / 大紀元)


李平的女兒不僅承傳李平畫畫的天賦,對芎蕉坑的眷戀也不亞於李平,到義大利讀書回國後,住在芎蕉坑,選擇在大湖的教會服務。李平說,「女兒答應不賣地,所以她非常放心將土地留給她。」

居民簽署的合約上寫到「工商業發達,財團、商人等對土地的炒作,濫墾亂建等不法行為,對自然景觀、水土保持的破壞日趨嚴重,故我等為保護珍貴自然生態環境…….。」芎蕉坑是否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没有人肯下定論。◇

=====================================================

芎蕉坑社造 「人」是關鍵核心

芎蕉坑在參與社區營造後推動了不賣地的簽約活動,但後續社造的經營並没有起色,農民生活未有改善,當初參與芎蕉坑社造初步規劃的社區營造學會理事王本壯表示,「芎蕉坑是社區營造中很有意義的個案,但社造最關鍵的核心就是「人」,「造人成功社造自然成功」,即便是階段性没辦法達到目標,也會慢慢朝成功方向,正面的循環下去,」他坦承:「芎蕉坑在造人這方面較弱。」

當初希望芎蕉坑能兼顧當地環境的特質與生態條件漸進式的發展,這麼多年的人事變遷,王本壯與團隊一直在觀察,他說,社區營造必須要有主動意圖,社造的領導者是否能大公無私、熱忱,但芎蕉坑目前缺乏更積極的共識和方向,所以發展會延緩。

居民李平、古政業、林珠京皆表示,大家都忙著生活,識字、没有有能力的人才,社區營造只能被動式的做。

據王本壯團隊調查,簽約後續三年,芎蕉坑得到外界資源應超過4百萬,資源到哪去了、如何分配?簽約後是否持續推動社區營造,誰在主導推動?

對於資源,李平說:「外界都笑他們傻,不知道爭取補助。」她認為,補助越多,傷害越大。古政業及林珠京則表示,没有補助。簽約後,曾有官員來問,但居民不懂得申請程序、找資源,乾脆固守本行最不麻煩。

王本壯說,芎蕉坑社造成立後,外界協助了1年半至2年,後續關鍵的成長期,在於資源的運用及分配。大家有共識好好運用,一定有幫功,即使没有資源,真能形成共識,也能找到資源。◇


曬乾的仙草。(攝影: 耿豫仙 / 大紀元)

=======================================================

社造在地產業 引青年人回鄉

社區營造學會理事王本壯估計,少子化現象到2030年左右,新生兒每年成長6-8萬人次,人口將少於現在的1/3。台灣的產業、經濟發展會轉變,在地經濟或在地的需求勢必面臨競爭。天賜的地理、生態環境是台灣未來的機會,農村會更顯得重要。

經營社區營造30年的王本壯觀察,未來除了高智力產業如軟體、生技、設計產業還有機會,台灣的主力將不再是高科技、代工,台灣產業勢必轉型為以內需市場為重。他指出,除了基礎的地方農特產、文化產業外,在地的特色更重要,而且要將整個東亞的生活圈一併作考量,才能永續生存。

他表示,社區營造會帶來地方的發展,如南莊、泰安、三灣這些偏遠的小鄉鎮,經社區營造後,青年人已逐漸回流。◇

(責任編輯:趙菱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