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女醫師 犀利言論成微博紅人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2日訊】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因微博寫得犀利,粉絲數量接近30萬,成名給這位超人帶來了煩惱,微博已是她現在不那麼願意觸碰的話題。

于鶯,1974年出生,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因她精力充沛,又總能在醫院的突發事件中「出奇制勝」,同事們封她為「女超人」。在醫院,于鶯一向敢說敢做。她的新浪微博標簽是:為所欲為,天馬行空,無組織,無紀律。

于鶯沒想到自己會紅。轉戰微博前,她玩開心網,關注的都是醫生和朋友。今年10月7日一大早,于鶯來醫院值班,同事掏出微博給于鶯看,前一天協和醫院一整形外科主任在沈陽出車禍身亡。開心網上沒有消息,但在微博上傳開了。

類似說相聲筆調 講述醫院點滴事

據南都週刊報導,粉絲數量接近30萬時,于鶯開始考慮關掉自己的微博。「評論太多了,搞得我焦頭爛額。說實話上個星期我就想關。」

「上個星期」距離她開通「急診科女超人于鶯」的微博帳號尚不足兩個月。這期間發佈的500條微博,除了自說自話的個人生活點滴外,大多是這個急診科主治醫師在北京協和醫院的工作軼事。

最開始的幾條,跟進評論還停留在個位數,回復者多是熟人。有天她漫不經心地打開個人首頁,一個用戶名和頭像都跟她一模一樣的帳號出現在右邊欄的「人氣用戶推薦」中,點開一看卻是自己。

10月24日微博——「來個刺激的。剛來一患者,做十字繡,含針於口中,倒吸一口氣,針吸入肺。找到呼吸科小王主任,答應從家過來做支氣管鏡。奉上片子,並勸大家千萬不要再犯類似傻事!」自從那天發佈醫院故事後,開始迅速走紅。

她用類似說相聲的筆調講述醫院裏那點事,不料竟一夜之間躥紅網路。

「內科大夫出急診,最懮就是肚子疼。隔著肚皮,誰也看不見哪里出問題。說疼就疼,一眨眼貌似又不疼。說拉稀就拉稀,說不拉屎,乾脆連個屁都不放。有時就是一泡屎鬧的!育齡女性需警惕宮外孕,老年人需考慮心梗,高血壓的需留神動脈夾層,小孩需思考腸套疊……患者只要肚子疼,大夫就開始頭疼……」

粉絲到一定量 各式攻擊就來

12月6日上午,于鶯在協和醫院地下一層的醫生休息室裏點開前晚發出的微博,想在幾百個評論中找出一位來者不善的傢伙,回復的大意是醫生不該像你這樣,少做網路紅人吧。

「我已經不看了。粉絲到了一定數量,各種各樣的攻擊就都來了,你一看就影響心情,所以我壓根就不看。」她邊說邊在評論區中不停點擊「下一頁」,終究沒能找到,評論太多了。

粉絲也太多了。哪怕什麼也不幹,只是用滑鼠以最快速度不停地刷新頁面,每次看到的粉絲數也都不一樣。那個六位數就像被動了手腳的計程車計價器,不由分說,野心勃勃地跳著表。在溝通便捷的網路世界裏,陌生人蜂擁而來,主動關注這個普通人,她的粉絲裏還有姚晨,有薛蠻子,有郝海東。

9點45分,于鶯喚醒筆記本電腦。螢幕右上角顯示,就在剛才查房的工夫,她的微博一共接收了360條評論、919個新粉絲、1條私信、625個@和1條新邀請。

粉絲猛增,讚美和攻擊也同步暴漲。她唯一能做的是規定自己從12月5日開始,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5點不發微博。

5日之前發生了什麼,她輕描淡寫,「有人提醒我別在上班的時間發微博」。

女超人的微博走紅後,她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是在11月27日,9天之後,她已不勝其煩。

「我以前的生活很好,但現在我說什麼寫什麼都得顧忌到我有這麼多粉絲,我不能引發負面作用。我現在最大的變化,第一個,脾氣暴躁了,最近這段時間媒體不停地來,我就不停地說話,你說我能不煩嗎?我想寫微博的時候有人在背後盯著我,我想下班的時候你們媒體跟我說要採訪,甚至昨天晚上11點40分我們全家都睡著了,還有記者給我打電話,我能在電話裏破口大駡麼,不能啊!」

急診科 窗內窗外

即便是建於1921年的北京協和醫院,你離開這裏時,仍然難以記起它的顏色。

急診科的窗外是北京冬天的第二場雪,窗內則充滿苦澀的秘密。早上8點整,于鶯準時出現在辦公室,和手下的大夫人手一張交接班記錄,開始研究他們轄區內的近40個病人。

記錄單看上去一片糟糕:腹痛原因待查、發熱原因待查、嘔血原因待查、血小板減少原因待查……沒有一個登上這張雙面列印的A4紙的人體器官是安然無恙的。好幾個病人的床號是「車」,意思是床位爆滿,他們只好住在臨時的平車上。

除了1位孕婦、2位腎功能衰竭和1位「高血壓3級極高危」病人顯示可以出院,順便給這裏騰出緊張的床位外,急診科的辦公室通常只誕生壞消息。而于鶯就是那個宣佈壞消息的人。

她用一個500ml的塑膠杯接滿咖啡,按病人床號向手下大夫們交代:「這個病人要抓緊時間,他拖過這個週末可能就死了。」「這個淋巴瘤活不過一個月,我看過這樣的病人全死了。」一個家屬拿著X光片小心翼翼地敲門進來,于鶯看完,平靜地說:「胰腺癌肝轉移,手術做不成,已經沒有用了,最多活三個月。」家屬問過手續,面無表情地關門而退。

在這裏,生命比任何時候都像一朵蒲公英,從盛開到凋零,似乎只需要一陣風。

「我們有大夫得抑鬱症的,」于鶯說起自己如何在這樣的氛圍下還把微博寫得趣味盎然,「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短會結束,她帶著3男3女6名大夫挨個查房,加上媒體,這個團隊走起來頗具威風。

急診科沒有病房的概念,這是一個只有簡單隔斷的巨大開間,病人多得看不出章法,走廊過道裏,年邁的老者躺在沒有腿的床上,一轉頭臉就貼地。

每個人都眼神熱切,目接我們來,目送我們走,儘量抓住機會多和于鶯交流。對病情的說明,她語氣堅定,談吐利索,傳遞給病人強烈的可信感。她也不放過任何可開玩笑的機會,有時候從病人的話裏發現笑點,她會自己小聲重複一遍,逗逗群眾,群眾們也很配合地笑。

有家屬拿著一張收費單來問于鶯,也許是不屬於自己的受理範圍,她掃了一眼說:「這麼玄妙的東西只有護士知道。」

醫生做到協和,如同學生讀到清華,況且混到主治醫師的份上,于鶯已經可以「有點上班有點下班,個別的時候沒點下班,個別的時候沒臉下班」。

這裏經常冒出背景深厚的病人,有人要求住院,急診無法安排,病人專門掛個號,坐在于鶯面前大罵她20分鐘。在床位和診號稀缺如金的協和,于鶯和她的同事們聽過各種威脅:我會讓你身敗名裂,我讓你在協和醫院混不下去,我讓領導明天就把你辭了……她在微博上也寫過高官來看病的趣事,後來很快刪掉。

一名從其他醫院派來協和急診科進修的醫生跟我說,以這幾日所見所學判斷,「能來協和做醫生的都是神仙」,而主管他的于大夫更是「有才之人」,是「眾多強人中還會寫微博的一個」。

用于鶯的話說,她在微博上「胡說八道」,實則是對緊張工作的排遣。「但是一旦我成名了以後我發現不能了。我很清楚我寫的微博不如我以前在開心網上的文章寫得好,那些是真情實感,微博就140個字,你只能犀利。」 但她同時又不想屈從網友的呼聲。

對微博的態度也開始搖擺,上午查完房,她說:「我打算慢慢把微博關掉,全部刪掉。」下午查完房又說起這個事,「我關掉有什麼意義呢,我原來的東西怎麼弄?」開微博時,她沒有什麼準備,而對於關閉微博,她同樣沒有。

上微博 對緊張工作的排遣

11月8日晚上她寫:「夜班,食堂買的麻辣燙,食後覺翻江倒海,之後上吐下瀉,躺在搶救床上輸消炎藥,不知不覺入睡。後聞一陣喧囂,進一心肺復蘇患者,正欲起床接客,悲催的,哪個姑奶奶趁我睡著把搶救床升至最高,還把兩邊床擋都支起來?我恐高症啊!叫護士放我下來,答曰搶救病人沒空!來一好心家屬將我救下,大窘!」

11月25早上她寫:「昨天下午我送一朋友出醫院,他要去趟廁所,突然我就想惡作劇一下。躲在廁所門邊貼著牆,推門出來的時候,我大喊一聲跳在他面前,猛然發現不是他,竟然是我一個病人家屬。這個汗……瀑布汗……又是鞠躬又是賠禮!靠!那麼小的廁所,怎麼能塞下2個大男人?!」

「夜班,坐台。三樓一住院病人叫囂要自殺,往一樓沖,以頭撞停著的普桑車門,車門一大坑,頭無礙。四個保安拽她回急診,大呼小叫,以頭撞牆。圍觀者眾,愈演愈烈。我大呼:保安,鬆手!隨她去!她恨恨地看著我,不再撞牆。真想死者,理應上至樓頂,縱身一躍,何苦叫著自殺往停著的車上撞?」

「晚上吃完飯從門診過,號販子低聲問我,要號嗎?我停下腳步,問有沒有急診科于鶯大夫的號,她現在很紅?號販子莫名其妙地看著我,像看個怪胎一樣搖搖頭走開!當很多人問我,你現在火了有什麼感想,我就特別想對他們說:MD,我就是5塊錢的號,敞開了隨便掛,連近在咫尺的號販子都懶得搭理我!哈哈!」

「我在醫院裏撿到過兩個棄嬰(據說一共就倆,都是我撿的)。一個是10年前,扔在通往-2層太平間的樓道裏,要不是我半夜裝鬼到處遊蕩,估計就死在那裏了。發現時已奄奄一息。第二個是今年,因為腦積水,被扔在了急診廁所旁,很清秀的男孩子。我呐喊一下:第一,不許扔孩子;第二,不許往鳥不拉屎的地方扔!」

「夜班,太平無事,半夜一點,搶救室門開,一老頭一路小跑進來,邊跑邊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然後一頭栽倒在搶救床上,呼吸心跳停止,三分鐘後搶救成功。心電圖提示大面積心梗。總結:第一,要有自救意識。第二,要熟悉醫院的地形。第三,簡明扼要的有效溝通異常重要,尤其生死攸關時!」

「患者就診,咳嗽,處方棕胺合劑。患者繳費取藥,問藥房怎麼喝,藥房答:喝一道兒(瓶上有一道一道的刻度,喝一格的意思)。結果患者回家的路上喝了一道兒,到家整瓶都沒了!總結一下:文字有歧義,解釋需謹慎!」

(責任編輯:許惠安)

相關新聞
Costco創新美食「裸龍蝦」為何引發熱議
傳統銀行和網路銀行 哪一個更適合你?
720磅重男子以「肉食減肥法」甩掉270磅
南非父子打造世界最快無人機 時速480公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