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權關懷之路 艾琳達的美麗人生

人氣: 10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生命的樣貌原本可以多元呈現!對艾琳達而言,雖然曾經下嫁施明德,但她所扮演的豈只是妻子的腳色?台灣行腳數十載,長期投身民主人權運動、幾度探尋人世情愛,其間造就了她曲折而豐富的人生,她的人生毋寧是一趟美麗的探險!

「艾琳達是白色的蕃薯,而且左派立場鮮明,言行如一的她,絕不會左言右行。當初,為了關注台灣人權,堅持和民眾站在一起,她寧可放棄優渥的生活。」高雄市長陳菊 4日應邀出席「美麗的探險:艾琳達的一生」新書發表會,面對親密戰友艾琳達的新書出版,陳菊由衷讚佩其人其書「美麗風範」,並當場訂購書籍百本,打算分送給局處首長,鼓勵更多人一起來瞭解這段歷史。

回到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地舉辦新書發表會,艾琳達及陳菊同感意義深遠,提及兩人所曾經歷的一切,陳菊感慨表示,當年艾琳達為了與被壓迫的人民站在一起,寧可自己克儉度日,也因她的努力引介,才讓國際友人關注台灣的人權民主運動,並使民運人士倖免於難。她指出,此書不僅可為台灣民主奮鬥歷史作見證,也為美麗島事件32週年留下紀念性的一刻。

曾有人疑問,是什麼原因促使她在美好盛年選擇放棄舒適、穩定的生活,來到台灣與陳菊一同投入人權救援的工作?為何在情勢險峻的時刻,決定嫁給政治犯施明德?而當民主在台灣開花結果,又堅決提出與民進黨主席施明德離婚?

艾琳達表示,1975年她因研究在台女工的生活狀況,經由陳菊結識一些被迫害的政治犯,也因此展開了「走私」人權資料的工作,將台灣的民主、人權狀況傳到國外,即使遭到驅逐,也依舊在海外為政治救援努力不懈。

艾琳達指出,美麗島事件過了32年,現在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那段台灣民主進程中最重要的歷史,她希望透過口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回顧台灣歷史過往,並將關心人權、社會的精神傳給下一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