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人的智慧 天文台

琵雅諾 撰文、攝影

人氣 78
標籤:

Jantar Mantar的意思是「計算的儀器」,由於古代天文學和占星相關連,所以這座天文台也帶有宗教意味。印度的科學成就舉世聞名,最早的天文學書籍可以追溯到西元5世紀,而這座天文台是由Jai Singh II於1727~1734年所建,他總共興建了五座天文台,這一座不是最古老的,卻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上,還有紀載「這座天文台充分展現蒙兀兒王朝後期,有學問的王子的天文學技巧和宇宙觀念。」這裡總共有14種不同的幾何裝置,用來測量時間、預測日蝕、確認星球位置等,到現在都還能使用。


不同形狀的裝置有不同功能


不同形狀的裝置有不同功能


不同形狀的裝置有不同功能

一般人光是看其實不太懂每種裝置的功用,因此,在入口處有許多專業導遊(可以要求看證照),各種語言都有(可惜沒有中文)。我們四個人總共有英文、日文、中文三種旅遊書,所以打算省下導遊費,自己按「書」索驥。


導遊正在解說如何解讀日晷時間

這個天文台就像個大花園,14 種裝置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其中,最醒目的是高27公尺的大直角三角形,兩旁各有個半圓,身為有學問的台灣人,應該不難猜出這是小學自然課教過的「日晷」,也就是古代的時鐘。這座日晷的影子每分鐘移動6 公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日晷,上面還有樓梯可以走上去,頂端有個小亭子,用來宣布日蝕和雨季的來臨。大日晷旁邊有12個類似小型日晷的裝置,代表12個星座,可以找出星座的位置。


超大日晷


日晷上的階梯直通上方的小亭子

除了超大日晷和12星座之外,許多裝置的形狀很特別,我們拿著書認真比對,想找出它們的功用,例如地上有兩個圓形的大洞,是天空的模型;兩個吊起來的圓形鐵環,是用來測量從北極或南極對赤道的偏離距離;有個縮小版的日晷,可以看出目前的時間。


用來測量時間和天體位置

好奇又好學的我們研究半天,24小時除以大刻度、小刻度,就是算不出正確時間,期間日文導遊、西班牙文導遊都來講解過了,算出來的時間還是不對。最後看到旁邊有個板子,才恍然大悟,原來從建造那時候到現在有40分鐘的時間差,我們算出來的時間加上 40分鐘剛好就是目前的時間,沒想到印度科學在當年的準確度如此高,真令人佩服!

--轉載 華成圖書《印度,Holy Cow我的媽啊!》@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天文台開放日
台北天文館70年慶 徵求圓山天文台的回憶
光害污染  上海天文台觀測點搬家
組圖:香港太空館設首座遙控天文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