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陰雲下 加國6大銀行末季業績創記錄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芳多倫多綜合報導)在歐債危機以及美國國會就如何處理美國聯邦赤字問題上的政治爭拗的陰雲下,今年第4季度,加拿大6大銀行得益於國內零售銀行業務和貸款增長,所獲利潤創記錄。但加拿大央行行長表示,加拿大金融體系的風險「顯著增加」 。

加拿大6大銀行末季利潤達64億元,遠遠高於去年同期的近48億元;全年利潤超預期達236億元,高於2010年的205億元。但各大銀行的第4季業績表現均受到旗下資本市場分支的不濟表現拖累,原因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導致市場憂慮,並使金融市場異常反覆波動。

加拿大央行行長卡尼週四表示,歐洲日益嚴重的主權債務危機,威脅到全球經濟復甦和經濟健康地區,在過去六個月中,加拿大金融體系的風險顯著增加 。

抵住歐洲危機 6大銀行第四季業績亮麗

週四,加拿大第6大銀行國家銀行宣布,由於在證券和收購溫尼辟經紀公司Wellington West Holding Inc.的創收,第4季度利潤微升2%。第四季盈利2.94億元,折合每股盈利 1.74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盈利2.87億元,每股盈利1.66元,結果超出分析師預期。國家銀行季度股息升6%,全年淨收入也創記錄,達12億元,去年同比增長 17%。

滿地可銀行在本週早些時候披露盈利報告,稱其利潤上升21%至8.97億元。 該銀行表示,3個月來,其股票每股盈利1.34元,較去年的每股盈利1.24元或7.39億元有所增;該銀行總收入從32.3億元增加至38.8億元。滿銀最新季度經調整後每股盈利1.27元卻差於市場預期。Thomson Reuters調查結果顯示,分析員預期滿銀第四季盈利每股1.31元。

之前,加拿大最大的皇家銀行公布的季度業績顯示,第四季盈利升43%,各部門大都表現良好,唯買賣交易方面因歐洲經濟疲弱而受到影響。皇銀獲得16億元季度盈利,每股1.09元,去年同季有11.2億元盈利(每股91分)。若以現金計,每股利潤是1.11元,遠高於湯遜路透分析員的98 分利潤預期

加拿大第二大銀行道明報告顯示,第四季盈利比去年同期躍升58%。第四季盈利15.7億元,折合每股盈利 1.69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盈利9.94億元,每股盈利1.07元。經過調整,今年第四季每股盈利應為1.77元,超過分析員所預測的每股1.53 元。

與此同時,加拿大帝國銀行報告,截至10月31日的第四會計季度內,淨盈利攀昇至7.94億元,折合每股盈利1.90元。超過去年同期的盈利5億元,每股盈利1.17元。

加拿大最國際化的豐業銀行發表第四季財報稱,盈利上升11%至12.4億元,折合每股1.07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1.2億元,每股1元。截至10月31日的一季,豐銀收入由39.4億元升至43.5億元。

央行:歐債增加加國金融體系穩定性風險

在檢討半年度財務制度時,央行表示,歐洲債務危機是頭號威脅,具有「非常高」的風險並在加劇,儘管加拿大銀行和公司和歐元區直接接觸有限,但危險仍在加劇。

分析表示,全球經濟現狀對加拿大經濟和金融體系影響很廣,包括貿易、金融系統、消費者和商業信心等方面。

卡尼說:「加拿大金融體系穩定性風險顯著增高,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進一步加劇,預示將削弱全球經濟增長,更脆弱的全球經濟前景反過來增加主權債務壓力,損害銀行貸款組合信貸質量,也可影響到加拿大家庭的收入或財富。」

央行擔心的一個主要方面是,超低貸款利率激發民眾買房買車熱情,導致家庭債務高企。儘管家庭負債增長開始放緩,但央行擔心未來負債增長依然會高於收入增長。

目前加拿大負債/收入比值高達149%,但央行認為未來還會增長。

展望2012 :銀行界樂觀憂慮兼具

針對明年的展望,道銀行政總裁Ed Clark樂觀表示,儘管歐洲債務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美國經濟復甦緩慢,道銀業績將繼續成長。

但帝銀總裁兼行政總監Gerry McCaughey則比較謹慎,他說:「外部環境仍然不確定。預計利率仍然維持低位,消費者信貸成長略為緩慢。商業信貸需求將會繼續成 長,從而可以抵消部分不利因素。」

皇銀行政總裁郭禮新(Gord Nixon)指出,皇銀資本市場部門盈利下跌25%至2.78億元,主因是固定收入買賣大減,部分因素是歐洲經濟疲弱。

滿銀的道恩表示,毫無疑問,疲軟的經濟環境問題已影響到市場條件、消費者和商業信心。

豐銀總裁兼行政總裁Rick Waugh表示,在歐洲直接接觸面「不算大」,而加拿大以至國外銀行業務可望有增長。

國家銀行首席執行官Louis Vachon稱,由於全球、特別是歐洲經濟和金融的不穩定,銀行將會謹慎處理業務管理。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加4月GDP零增長 經濟復甦後勁不足
加5月進出口貿易漲幅大 經濟謹慎樂觀
加拿大央行再升息 下調經濟增長
內需降 加拿大央行預計經濟增長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