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解密沙士病毒傳播機制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訊)香港大學昨日公佈研究指出,大量上呼吸道唾液管上皮細胞,不僅成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沙士)病毒進入人體後的細胞受體,更會在感染後的48小時內支持病毒繁殖。

據中央社報導,港大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表示,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其後病毒迅速蔓延世界各地。受感染人士早期唾液中為何有大量病毒存在,一直是未解之謎。要掌握沙士病毒快速傳播之源,就需要了解沙士病毒進入人體後的最早靶細胞。

港大科研人員利用研究愛滋病毒的科學方法,製造出假性雜交病毒進行研究。這種假性病毒的核心是猴愛滋病毒(SIV),表層是沙士病毒,只能感染細胞1次,其後不在細胞內繁殖,但感染的細胞仍可被檢測到。

研究人員將這些假性病毒放入基因組與人類相似的靈長類動物─中國恒河猴中進行測試,並研究病毒感染恒河猴後48小時內在整個呼吸道系統的分佈。

研究結果發現,雖然沙士病毒的靶細胞在整個呼吸道系統內廣泛分佈,但上呼吸道的唾液管上皮細胞才是沙士病毒感染的最早靶細胞,而且還可以在感染後的48小時內支持病毒快速繁殖。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劉利指出,這項研究不僅成功解密沙士病毒的傳播機制,也證明研究愛滋病毒的方法可應用於其他類型的病毒,更有效及準確地模擬沙士及類似病毒在上呼吸道的感染情況,包括高致病性流感及其他冠狀病毒等,對這些病毒的預防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相關新聞
鍾南山指SARS病毒疫苗證實對人體無害
香港中文大學新儀器三秒可測出Sars病毒
香港中大研究發現 SARS病毒或能空氣傳播
最新研究顯示SARS病毒或許能透過空氣傳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