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專家:福島核事故解讀之十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1日訊】27日中午,日本核安全保安院發佈消息,福島核電站二號機組汽輪機廠房地下室積水表面輻射水平達到每小時1000毫西弗,水中I-134的濃度是正常冷卻劑的100萬倍,達到每立方厘米29億貝克勒。官方估計,是由反應堆配管流出所致。28日,東電和保安院又發佈消息,更正了前一天的數據,稱水中的核素主要是Cs-134,是正常冷卻劑中濃度的10萬倍。幾個機組汽輪機廠房地下室和地下設備維修巷道中的積水量達到數萬噸。這些積水阻止了冷卻泵等設備的修復工作。

這數萬噸積水引起的問題有三個方面:

(1)沒有處於有效密封和包容的條件下,存在很大的洩露、滲漏危險;
(2)污染了被這些放射性積水浸泡的設備、設施;
(3)阻止了現在一些設備的修復工作。

目前電站修復工作存在的問題是,四個機組的抑壓水塔等儲水設備只有2萬噸的容量,不能全部容納這些積水,而為了修復設備和防止洩露,又必須儘快的把這些積水收集和安全儲存起來。現在日本方面已經邀請法國核電企業提供技術支援。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展到現在,可以說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堆芯熔融,大量放射性物質突破數道屏障,釋放進入環境的危險已經越來越小,但是這些放射性積水則又使福島核電站處於了新的高危險狀態。這些含有大量放射性的積水基本處於沒有多少防護的狀態,如果在這個時候發生新的地震、海嘯等情況,則有很大的可能發生嚴重放射性洩露。這些積水不僅阻止了目前設備的修復,也會給今後的電站去污、退役帶來高昂的代價。

另外,監測到電站排水口海水中放射性濃度逐日昇高,25日測到的數值是正常情況下排放限值的1250倍,26日下午2點半是1859倍,30日達到3355倍,31日更是達到了4385倍。這些海水中的放射性應當來自於上述高濃度的放射性積水,但是這些放射性是通過甚麼途徑進入海水的,現在還不清楚。

考慮到海洋極強的稀釋作用,除了電站的排放口附近,目前洩露到海水中的放射性還不至於對人造成顯著的危害,但是對於長期的海洋生態影響,則需看事故的發展和進一步的研究調查。

相關新聞
李旭彤:平生第一次被感動得淚水滾滾而下
在日核電專家解讀日本核電站事故
核電專家剖析 日本核電站事故之二
旅日專家:親友想來台避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