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中研院治非洲香蕉病 國際矚目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5日電)台灣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團隊協助解決非洲香蕉病害,被當地認為是最好的方法,受到國際媒體CNN 及知名期刊「Nature News」報導,是1次重要成功的科技外交。

中研院表示,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團隊當時是中研院退休研究員馮騰永所帶領,在2001年成功從田椒分離新穎基因,保護植物免於細菌性病害的威脅。

研究團隊陸續將此基因成功轉殖至多種植物,包含水稻、番茄、彩色海芋及馬鈴薯等,並證實即使在不同植物,具有此基因皆可保護植物免於細菌病害威脅。

中研院表示,香蕉為非洲民眾主食,單單撒哈拉沙漠周邊地區,即有1 億人口以香蕉為主食;東非及大湖區,香蕉不但是主食,也是5000萬小農收入來源;東非每年生產1600萬公噸的香蕉,為全球香蕉產量的1/5。

中研院表示,2001年烏干達發現香蕉受到細菌性委凋病感染,且快速蔓延至剛果、盧安達、肯亞、坦尚尼亞及蒲隆地等國家。

中研院說,近幾年此病害已造成烏干達每年30% 作物損失,75% 小農生活遭受威脅。烏干達也曾嘗試以傳統育種的方式尋找抗病的品種,希望能解決此病害所帶來的損失,但沒有成功。

非洲農業技術研究基金會(AATF)為慈善組織,希望藉由與各國農業研究機構或私人公司合作,取得新技術,協助撒哈拉沙漠地區農民。2006年,AATF取得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團隊的授權,接著與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IITA)及烏干達國家農業研究系統(NARS)合作,實驗結果發現,可以有效地解決香蕉病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