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關注中國貸款太平洋島國背後深意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史群悉尼採訪報導)本月初,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調查報告發現,中國通過對太平洋各國的貸款援助正在擴大其在該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報告引起澳紐政府的關注,反對黨指責政府失職,分析家認為澳洲在太平洋群島的外交影響正由此而減弱。

中國已成最大捐助國之一

羅伊研究所的這一報告是由該研究所的漢森(Fergus Hanson)和費菲塔(Mary Fifita)兩位作者完成的。他們介紹此最新政策報告是在缺少中國官方數據的情況下,通過太平洋一些受援國政府提供的官方數字,提供了中國向這些澳大利亞近鄰國經濟援助的最可靠的數據。報告揭示了兩個問題:第一,中國現在已成為太平洋地區最大的捐助國之一,中國提供的援助已從無償援助轉向軟貸款,這些貸款導致了太平洋地區國家日益嚴重的債務問題。第二,中國的貸款大大增加了其在政治上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

洛伊研究所的報告說,這些貸款導致了太平洋地區國家日益嚴重的債務問題。同時,這些貸款也正在使太平洋各國政府受到來自北京的政治壓力。

報告作者漢森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儘管中國不是該地區最大的債主,但是自2005年以來,它已向這些國家承諾提供超過6億美元的援助,並不斷減少其援助的贈款部份。」漢森先生表示中國對該地區的援助從2005到2009年,軟性貸款已超過整體援助的85%。被認為是太平洋地區第三大援助國,每年為那裏提供2億澳元援助。

漢森先生還向記者談到了他和費菲塔女士在研究中感到頗有意思的是,他們發現了2006年斐濟政變後中國給斐濟軍方領導人5百萬美元現金的事。他還提到,他們的調查報告發表後引起中國政府的不滿和指責。

太平洋地區是中台競爭的戰場

漢森先生說:太平洋地區一直是中國與台灣競爭的一個主要戰場,太平洋國家中,八島國承認中國,六島國承認台灣。自從馬英九在2008年當選為台灣總統後,出現了一個外交休兵狀態。漢森先生說:「在政治上,由於中國和台灣的外交休戰,雙方在該地區所謂的『金元外交』政策已見緩和。但是一旦外交休戰被解除,雙方恢復在該地區的外交競爭的話,目前中國對太平洋國家的援助活動肯定會對該地區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用「金錢外交」擴大影響力

評論家們將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這種外交稱為「金錢外交」,中國利用這種對貧窮國家的既無管制又無條件的援助,來收買其在國際問題上支持中國的立場,特別在中國與台灣的敵對問題上。評論家們認為這種做法鼓勵了管理不善,並使當地已經很猖獗的腐敗更為嚴重,因而消弱了澳大利亞自己對當地的援助輸出。而且中國在當地的援助是秘密的、並為利益趨遣的,甚至至少有部份援助的動機是可疑的。

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瓊斯(Jenny Hayward-Jones)、這位前外交和貿易部官員寫道:「陸克文還應該以外交部長的身份去訪問那些太平洋島國。太平洋島國的政府不可能不注意到澳洲外長在更遠的地方結交新朋友卻沒有出現在他們的海岸上。因而他們可能也會認為他們也應該先取悅於自己的新朋友。」而她這裡指的太平洋島國取悅的『新朋友』是指中國。因為分析家們已經發現中國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在擴大。

反對黨指責工黨疏忽所造成的損失

聯盟黨外交事務發言人畢肖普(Julie Bishop)最近指責工黨外交部忙於類似對利比亞進行干預等中東及非洲問題,而疏於與其近鄰太平洋島 國的關係,致使澳洲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陷入絕境。她說:「我們澳洲政府更應該關注我們與近鄰太平洋島國之間的關係。但我認為我們正在失去我們對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在內的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

據悉位於澳洲北部的西南太平洋島國歷來由於其形狀而被稱為「不穩定的弧」, 其對澳洲的外交政策利益非常重要。畢曉普並不是第一個提出澳洲在太平洋群島的外交影響正在減弱的人,分析家們早有類似看法。

不過工黨否認疏忽,陸克文說:「在過去的三年裡我們已經重新設計了與太平洋所有島國的雙邊援助關係,將雙邊發展援助資金增加了40%,我作為澳洲總理時還參加了所有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 Forums),這是我的前任何華德所沒有做的。」

羅伊研究所是一個獨立的國際政策智囊團。其目標是就國際發展和澳大利亞在世界上的角色發表新的想法以及進行對話。

相關新聞
俞雙木:百億美元誘惑非洲
為何中國各大銀行紛紛在澳洲開設分行
伍凡:世界和中國經濟可能二次探底
美媒:中國每年仍需數十億美元資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