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希望我健康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02日訊】很多學醫的人在學校上人體解剖課的時候,都有一種對造物主的崇敬和佩服,因為,他們親眼所見,人體的構造是那麼精細微妙,而且,活著的身體,本身就有一種自我修復的力量,很多的病態,都可以透我自我痊癒的能力來修正,從而恢復健康。

但這要有個前提,就是我們不能把自我修復、自我痊癒的能力給破壞了。就像現在電腦都有功能,按一個鍵就能回覆到原廠狀態,但要是亂使用,中了一大堆病毒,這個功能也會失效的,人體也是這個道理。研究就發現哪,要想維持住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只有把自己儘量保持在最接近出生時的狀態,特別是心靈方面。今天與大家分享兩篇如何保持健康的文章,首先是這篇老天希望我健康。作者是美國人羅曼.皮爾。下載收聽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之中,所以物質世界當然十分重要。沒有物質人就活不下去。可是我們同時也生活在感覺和精神的世界裡,甚至可以說這比物質世界還要重要。

一個心理學家說:「思維方式比事實更重要。」換句話說,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同等重要。有一股潛在力量聯接了物質、感覺和精神的世界,這也是事實。是否知道進而相信有這股力量存在,和人的健康及一生的活力有很大關係。

有一個人生發生很大變化的女性,她34歲,正處於人生的旺盛期,但她卻因為病弱無法做家務,她被診斷不能生育,常跑醫院,長期臥床,缺乏活力。

這種生活更養成了她悲觀消極的思維方式,她失去了生之喜悅,使健康與活力更趨衰退。

她是接受天主教教育成長的,所以真誠相信祈禱的力量,相信能從祈禱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她為健康問題而祈禱時,她開始逐漸相信一定能得到答案。

有一天,一個想法突然閃過她的腦際,使她無比驚訝,那就是不同的心態能使人增進健康或變得衰弱,甚至成為疾病的根源。

當時她突然領悟到,人往往會變成自己在意識深處所想像的那樣。這樣的領悟對她的心理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有了這個領悟之後,一個春天的日子,她和丈夫走在林蔭道上。樹木都萌發了新芽,一派生命復甦的景象。她突然停下來大聲說:「我明白了。那是生命力,美妙的生命力!」丈夫困惑地問道:「甚麼生命力?」 她指著樹上一片片新綠、正從褐色轉成綠色的草、從土裡露出芽來的黃水仙、喇叭水仙、風信子說:「那就是生命力。在人們身體裡,也有同樣奇妙的使新的生命力復甦的力量。應該有的。人是最高的造物,人應該也能那樣以新生命的奇蹟重新誕生。」

說著她的表情像是換了個人一般。臉色紅潤,眼睛炯炯有神,顯露出內心正有源源不絕的活力誕生。她突然明確地斷言道:「宇宙的生命力,正在使我復甦。這種強大的生命力進入我的頭部、心臟、血管和整個身心。健康與精力、活力以及新的生命力,和樹木、花草一樣,現在在我的身體裡就要復甦了。」

這樣一心一意地想,有了確切的信念,又由於加深信仰,她開始脫離了病人的狀態,獲得了健康與旺盛的活力,成為了一個熱情洋溢的人。因而擁有比別人更美好的忙碌人生,她一直活到96歲高齡。

對觀察力、信念以及深厚的信仰懷有信心,將會獲得驚人的健康。

靠信念乎復健康似乎不太可能,但是這樣的例子卻不是少數,一個人的心靈確實能帶動身體健康起來。再與大家分享這篇周正寫的心靈與身體健康。

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活動對其身體健康有多大的影響呢?這是古往今來人們所探求的問題。在現代社會中,這也是許多人包括醫學界人士所談論的話題之一。美國的《新聞週刊》曾出版了一期題為「上帝與健康」的專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

報導中說,現在美國半數以上的醫學院有「精神與藥物」等課程。據《新聞週刊》的民意測驗,72%的美國人希望能與醫生談論信仰,因為他們相信祈禱會帶來健康。

《新聞週刊》介紹說,在醫學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一個人心理(或靈魂)上的改變,與其體內細胞中的變化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同樣大。在過去,醫生偏好於藥物的發展和技術的提高。而現在,他們則開始認真地對待、並重新認識人精神領域的重要性。在這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美國有個投資者每年出資三千萬美元贊助科學實驗來探索上帝的存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也計劃提供350萬美元用於「身體與心靈」的研究。最近,在哈佛醫學院召開了一場題為「精神與健康」的研討會。討論議題是寬容別人對身體健康的益處。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神經學家Andrew Newberg介紹說,「醫學界人士對此領域的認可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人就像我一樣,對觀察到的這些現象確實很感興趣。」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成果。芝加哥的研究人員Lynda Powell查閱了約150篇在這方面的論文。她發現經常去教堂的人比不去教堂的人活得時間長。即使在除去其它的影響因素後,去教堂的人死亡率要比不去教堂的人降低25%。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Harold Koenig 則認為,如果人們在醫療中忽視精神領域的因素,那將是不負責任的。

儘管如此,許多研究人員發現用現代醫學或科技手段來探索精神領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個人信仰或祈禱的虔誠程度很難用儀器來測量。不僅如此,一個人的信仰往往也會伴隨著不抽煙、心情開朗等其它優點。這些因素與人的身體健康也有關係;從而使得定量化研究變得複雜。

此外,真心修行的人往往對世間的名利看得較淡,不太願意向人顯示。法新社在11月24日報導了一位76歲的印度老人,據傳說已經有68年不吃不喝了。印度有一家醫院花了一年多時間勸說他來做一項為期10天的實驗。實驗後,這位老人依舊回去隱居山林。在10天裡,研究人員用攝像機拍下了他每時每刻的活動。醫護人員證實了他在這期間確實是沒吃沒喝任何東西。而現有科學對此則無法解釋。

這在在說明了人心靈與健康的關係十分重要又有待探索。

相關新聞
怎樣吃素最健康?
國會議員:神韻的美能幫助人們獲得健康
告訴你一個平安健康的秘訣
活得更健康 顛覆7大錯誤習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