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希望我健康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5月02日讯】很多学医的人在学校上人体解剖课的时候,都有一种对造物主的崇敬和佩服,因为,他们亲眼所见,人体的构造是那么精细微妙,而且,活着的身体,本身就有一种自我修复的力量,很多的病态,都可以透我自我痊愈的能力来修正,从而恢复健康。

但这要有个前提,就是我们不能把自我修复、自我痊愈的能力给破坏了。就像现在电脑都有功能,按一个键就能回复到原厂状态,但要是乱使用,中了一大堆病毒,这个功能也会失效的,人体也是这个道理。研究就发现哪,要想维持住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只有把自己尽量保持在最接近出生时的状态,特别是心灵方面。今天与大家分享两篇如何保持健康的文章,首先是这篇老天希望我健康。作者是美国人罗曼.皮尔。下载收听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之中,所以物质世界当然十分重要。没有物质人就活不下去。可是我们同时也生活在感觉和精神的世界里,甚至可以说这比物质世界还要重要。

一个心理学家说:“思维方式比事实更重要。”换句话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同等重要。有一股潜在力量联接了物质、感觉和精神的世界,这也是事实。是否知道进而相信有这股力量存在,和人的健康及一生的活力有很大关系。

有一个人生发生很大变化的女性,她34岁,正处于人生的旺盛期,但她却因为病弱无法做家务,她被诊断不能生育,常跑医院,长期卧床,缺乏活力。

这种生活更养成了她悲观消极的思维方式,她失去了生之喜悦,使健康与活力更趋衰退。

她是接受天主教教育成长的,所以真诚相信祈祷的力量,相信能从祈祷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她为健康问题而祈祷时,她开始逐渐相信一定能得到答案。

有一天,一个想法突然闪过她的脑际,使她无比惊讶,那就是不同的心态能使人增进健康或变得衰弱,甚至成为疾病的根源。

当时她突然领悟到,人往往会变成自己在意识深处所想像的那样。这样的领悟对她的心理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有了这个领悟之后,一个春天的日子,她和丈夫走在林荫道上。树木都萌发了新芽,一派生命复苏的景象。她突然停下来大声说:“我明白了。那是生命力,美妙的生命力!”丈夫困惑地问道:“什么生命力?” 她指着树上一片片新绿、正从褐色转成绿色的草、从土里露出芽来的黄水仙、喇叭水仙、风信子说:“那就是生命力。在人们身体里,也有同样奇妙的使新的生命力复苏的力量。应该有的。人是最高的造物,人应该也能那样以新生命的奇迹重新诞生。”

说着她的表情像是换了个人一般。脸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显露出内心正有源源不绝的活力诞生。她突然明确地断言道:“宇宙的生命力,正在使我复苏。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进入我的头部、心脏、血管和整个身心。健康与精力、活力以及新的生命力,和树木、花草一样,现在在我的身体里就要复苏了。”

这样一心一意地想,有了确切的信念,又由于加深信仰,她开始脱离了病人的状态,获得了健康与旺盛的活力,成为了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因而拥有比别人更美好的忙碌人生,她一直活到96岁高龄。

对观察力、信念以及深厚的信仰怀有信心,将会获得惊人的健康。

靠信念乎复健康似乎不太可能,但是这样的例子却不是少数,一个人的心灵确实能带动身体健康起来。再与大家分享这篇周正写的心灵与身体健康。

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活动对其身体健康有多大的影响呢?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所探求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这也是许多人包括医学界人士所谈论的话题之一。美国的《新闻周刊》曾出版了一期题为“上帝与健康”的专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报导中说,现在美国半数以上的医学院有“精神与药物”等课程。据《新闻周刊》的民意测验,72%的美国人希望能与医生谈论信仰,因为他们相信祈祷会带来健康。

《新闻周刊》介绍说,在医学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一个人心理(或灵魂)上的改变,与其体内细胞中的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样大。在过去,医生偏好于药物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而现在,他们则开始认真地对待、并重新认识人精神领域的重要性。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美国有个投资者每年出资三千万美元赞助科学实验来探索上帝的存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也计划提供350万美元用于“身体与心灵”的研究。最近,在哈佛医学院召开了一场题为“精神与健康”的研讨会。讨论议题是宽容别人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神经学家Andrew Newberg介绍说,“医学界人士对此领域的认可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人就像我一样,对观察到的这些现象确实很感兴趣。”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芝加哥的研究人员Lynda Powell查阅了约150篇在这方面的论文。她发现经常去教堂的人比不去教堂的人活得时间长。即使在除去其它的影响因素后,去教堂的人死亡率要比不去教堂的人降低25%。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Harold Koenig 则认为,如果人们在医疗中忽视精神领域的因素,那将是不负责任的。

尽管如此,许多研究人员发现用现代医学或科技手段来探索精神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个人信仰或祈祷的虔诚程度很难用仪器来测量。不仅如此,一个人的信仰往往也会伴随着不抽烟、心情开朗等其它优点。这些因素与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关系;从而使得定量化研究变得复杂。

此外,真心修行的人往往对世间的名利看得较淡,不太愿意向人显示。法新社在11月24日报导了一位76岁的印度老人,据传说已经有68年不吃不喝了。印度有一家医院花了一年多时间劝说他来做一项为期10天的实验。实验后,这位老人依旧回去隐居山林。在10天里,研究人员用摄像机拍下了他每时每刻的活动。医护人员证实了他在这期间确实是没吃没喝任何东西。而现有科学对此则无法解释。

这在在说明了人心灵与健康的关系十分重要又有待探索。

相关新闻
怎样吃素最健康?
国会议员:神韵的美能帮助人们获得健康
告诉你一个平安健康的秘诀
活得更健康 颠覆7大错误习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