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流:沒有奴才性格 難以當官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20日訊】今天「2011年6月19日上午9時,去八寶山靈堂送走老朋友老故人關志豪先生。

關志豪何許人也?首都新聞界的大哥大,赫赫有名的「硬骨頭」總編,也是老團派,老黨員。

遠在1948年就讀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肘時,便秘密加入中共外圍組織「新民主義年社」,翌年加上中共1950年工作在杭州市青委,團委,同年進入中央團校學習。因思想敏銳,平易近人,能力出眾,工作認真,很快從團中央組織部幹事升為副科長、科長、 團中央委員,後參與組建「中國青年」雜誌社的創建,1980 年5月在他出任社長兼總編輯期間,親自組織策劃了​​由一封讀者來信而引發的「潘曉現象」大討論轟動全國,同年當選為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再後是法律出版社總編輯1983年出任中央政法委新創刊的「中國法制日報」(現名法制日報)總編輯。

1989年「6.4」,「法制日報」社不少編採人員打著旗幟去天安門廣場支特學生民主訴求。事態平息後中央責令清查報社「動亂人員」,他為了保護同志公然拒絕,說:報社都是好同志,沒有人參與動亂。如你們認為有問題,由我全權負責,於是,上街參與遊行的百餘位同志無一人受到追究和處分,他卻因此被免去總編職務,賦閒在家。自此,成了首都新聞界有名人物,大家一提到他,都由衷地豎著拇指說:老關,腰板硬,有膽量,有骨氣。

我們相識於1988年4月,當時,我自費負責承辦中國經濟記協內部刊物「中國市場信息」 半月刊,因人員爭鬥和「準印證」過期,遭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文查處。我不服四處告狀,他得知後出面支持,支持我的還有首都其它新聞單位的負責人。故使這個「非法刊物」存活近三年,直到1990年11月又因其爭端惹怒了時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而徹底停擺。接著我被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聘為文化部主任,很快與賦閒在家的關志豪發起組建了「中華國產精品推展會」活動,安崗(原經濟日報社總編)任主任,他任常任副主任兼秘書長,我為常務副秘書長,成為20世紀 90年代初期一個最有影響的民間經濟活動,它的特點是把老百姓的愛國情感和企業產品效益,報紙的廣告需求,三者緊密地聯在一起,所以勢和旋風,席捲全國。我們共事很長一段時間,我也因此和首都多家大報老總成了朋友,後來他又自費去開辦一家新的刊物「科技與經濟橫縱」,終因經濟桔據而停刊。

一次席間我和他言笑說:老關,中國的國寶是熊貓,但有兩種熊貓。一種是關在籠子裡的熊貓,離開飼養員就活不了,一種是野外熊貓不要人飼養,自找食自生存,他很敏感,聽後無不感慨地說:鐵流,你是野外熊貓,我是籠子裡熊貓,一點不錯。所以我主張知識份子「下海」,學會自找食物,不依靠「組織」吃飯穿衣,才會有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國家才有進步啊!

是的,按照關志豪的才幹,氣魄,能力,談吐,思維,縱是做個省委書記,部長,甚至再高一點的職位,也綽綽有餘。但他的性格不是「螺絲釘」,不是當官的材料,有主見,有自我,不是「馴服工具」,如果他一生從事工商打拼實業,或在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下海」,按照他的聰明才智與人脈關係,早就是個「億萬富翁」了。可他永遠有中國知識份子清貧守樂的情操,助人的高風亮節。

「法制日報社關志豪同志治喪委員會」在悼詞中說:「關志豪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領導,好同志」,而他女兒關春嗚,兒女關立農,關路陽,在「衷心的感謝」文告中說:「我父親的一生波瀾壯闊,豐富豐彩,他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平易近人,他為人正直,淡薄名利,善於獨立思考,敢於標新立異,平等,求實,是他人生價值觀的核心,他從不向權勢低頭,敢於堅持真理,為保護同志,不惜丟官… …他從以權謀私,疾惡如仇。」兩個文本,兩份寫真,判詞各異,聲音不同。老關,關志豪先生!你和我一樣,都沒有奴才性格,所以難以當官。

所幸,在送別他的今天竟有六、七百位親朋故舊,有的不甚稀噓。唉,人生足矣!

一生豪爽樂助人,淡於名利守誠真;
不惜丟官保同志,新聞大佬骨頭硬!

相關新聞
鐵流︰莘莘學子有何罪?十萬「太陽」成「賤民」
鐵流:60年,出版自由與言論自由在哪裡?
鐵流:飢餓中的「天府之國」
鐵流:林希翎北京追思會的前前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