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子承父業 客家藍衫歷久彌新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呂明正高雄14日電)傳統與現實往往有所衝突,謝國耀從父親國寶藍衫師傅謝景來手中接下錦興行後,讓藍衫店的訂單比以前多、生意更好,只因堅持傳統和細膩手工正是文化傳承的執證。

錦興行的歷史悠久,從踏進店門就能感受到,不管是老舊縫紉機、熨斗還是師傅們的刀剪,都有歲月的痕跡與客家純樸的味道。老闆謝國耀繼承父業與妻子鍾鳳嬌以手工縫製藍衫,延續即將失傳的客家文化。

夫妻兩人不敢壞了父親「國寶客家藍衫師傅」的聲名,兢兢業業的工作,手工絲毫不馬虎,還因傳承客家文化獲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及外交部的肯定,接下不少訂單,做為政府餽贈國賓的禮物,同時也傳達客家農婦樸實無華的傳統。

做了多年的客家藍衫,鍾鳳嬌深深體會針針縫製手痛、眼酸的辛苦。她說,「縫藍衫是很傷眼力、手力的活」,如果沒有高度興趣、耐性是撐不下去的。

人手不足,錦興行也招收不少徒弟,不過來來去去,能夠耐住性子「出師」的畢竟有限。縫製1件藍衫最少要8個小時,鍾鳳嬌說,難的是斜襟及花邊手工,常常縫到眼花酸痛;不過看到一件件色澤鮮豔、搭配出色的成品,有時還真捨不得出售。

傳承公公精緻的工藝,錦興行打出響亮的名號,「頂港有出名、下港有名聲」,海內外訂單不斷。鍾鳳嬌坦言錦興行的營運,確實讓他們生活無虞。

謝國耀為了讓錦興行的藍衫顏色不失準,保有昔日的綻藍,自種「大青」,植物採收後,1次手染整年份的布匹,以因應訂單的需求。錦興行原汁原味的堅持,成了美濃區碩果僅存的藍衫店。

樸素的藍衫與時下追求名牌時尚的潮服有很大的不同,不過錦興行象徵傳統結合時尚與客家樸實無華的薪傳,這個記憶烙印在每個具有「硬頸」精神客的家人身上,所以錦興行不僅賣藍衫,其實也蘊含下單者想要追求、保留一份屬於客家人精神的記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