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子承父业 客家蓝衫历久弥新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吕明正高雄14日电)传统与现实往往有所冲突,谢国耀从父亲国宝蓝衫师傅谢景来手中接下锦兴行后,让蓝衫店的订单比以前多、生意更好,只因坚持传统和细腻手工正是文化传承的执证。

锦兴行的历史悠久,从踏进店门就能感受到,不管是老旧缝纫机、熨斗还是师傅们的刀剪,都有岁月的痕迹与客家纯朴的味道。老板谢国耀继承父业与妻子钟凤娇以手工缝制蓝衫,延续即将失传的客家文化。

夫妻两人不敢坏了父亲“国宝客家蓝衫师傅”的声名,兢兢业业的工作,手工丝毫不马虎,还因传承客家文化获得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及外交部的肯定,接下不少订单,做为政府馈赠国宾的礼物,同时也传达客家农妇朴实无华的传统。

做了多年的客家蓝衫,钟凤娇深深体会针针缝制手痛、眼酸的辛苦。她说,“缝蓝衫是很伤眼力、手力的活”,如果没有高度兴趣、耐性是撑不下去的。

人手不足,锦兴行也招收不少徒弟,不过来来去去,能够耐住性子“出师”的毕竟有限。缝制1件蓝衫最少要8个小时,钟凤娇说,难的是斜襟及花边手工,常常缝到眼花酸痛;不过看到一件件色泽鲜艳、搭配出色的成品,有时还真舍不得出售。

传承公公精致的工艺,锦兴行打出响亮的名号,“顶港有出名、下港有名声”,海内外订单不断。钟凤娇坦言锦兴行的营运,确实让他们生活无虞。

谢国耀为了让锦兴行的蓝衫颜色不失准,保有昔日的绽蓝,自种“大青”,植物采收后,1次手染整年份的布匹,以因应订单的需求。锦兴行原汁原味的坚持,成了美浓区硕果仅存的蓝衫店。

朴素的蓝衫与时下追求名牌时尚的潮服有很大的不同,不过锦兴行象征传统结合时尚与客家朴实无华的薪传,这个记忆烙印在每个具有“硬颈”精神客的家人身上,所以锦兴行不仅卖蓝衫,其实也蕴含下单者想要追求、保留一份属于客家人精神的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