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業陷危機 大陸奶農欲哭無淚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喬琪報導) 近日,網路上一則「中國奶牛養殖業陷入危機 奶農含淚殺牛」的報導,引起大量轉載。另有報導稱三聚氰胺事件後,由於政府整頓乳業,中小乳企都關閉了,奶農現在完全處於劣勢,奶源被大巨頭奶企控制,形成了寡頭壟斷的局面,養殖場難生存,也有專家認為是奶站素質不良造成。

企業壓低牛奶收購價

《華商報》一則「中國奶牛養殖業陷入危機 奶農含淚殺牛」的報導,引起網路上大量轉載,報導指出,奶農現在完全處於劣勢,一方面是企業壓低牛奶收購價,另一方面是養牛成本的不斷提高。由於兩頭擠壓,使得奶農的生存空間越來越艱難,很多人把奶牛當肉牛賣掉,或直接賣給屠宰場,甚至有人因賠的太慘而自殺,一位陝西咸陽的養牛戶陳富禮就說,他5年裡共賠了三、四十萬。

陳富禮說,買一頭牛犢大概三、四千元,每天飼料約40元,一年下來就是14,600元,成本大概是18,600元。一頭牛年產奶6至7噸,鮮奶收購價每公斤為2.8元,一年收入約2萬元,每頭牛一年賺1000多元,這還不包括人工成本,如果遇上牛隻生病,那就更遭。所以很多奶農把奶牛當肉牛賣給屠宰場,外出打工。

奶農難以經營

山西忻州一位賀姓奶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原來養了10多頭奶牛,奶站收購後再轉給蒙牛、伊利,她說自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由於政府整頓,今年中小奶企都沒了,但奶源並沒有減少,所以收購價直直落,現在1市斤最多1.2元,實在賠不下去了,只有陸續把牛賣了,現在賣的一頭也不剩,她又說附近的奶農和她的情況一樣都賣了。

山西一家奶牛場的王先生也對記者表示,收奶價格不高,一公斤只有2.4元,且奶款給的很不乾脆,有時分好幾個月才給,他並指出他的生奶是由蒙牛收購。

浙江台州一家奶牛養殖戶,該奶戶的兒子對記者說,他家有20多頭牛,一部份生乳拿到市場賣,一斤可賣4元,一部份由寧波的奶廠收購,價格就沒有這麼高,每2天來收一次奶,不合格或賣不掉的奶就倒掉,或給小牛吃,據他父親說待他畢業後,父親準備把奶牛賣了,不再經營了。

寡頭壟斷 奶站素質影響收購標準

黑龍江一位不願露姓名的乳品專家稱,殺牛的現象不像網上說的這麼嚴重,個別是有的,但不影響奶牛的數量,大型養殖場的生奶一般固定由大企收購,如蒙牛、伊利,會有一些條條框框的限制。

《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走訪中,20多家奶牛養殖企業、養殖戶均表示,在幾大乳業巨頭擠壓下,養殖業已經出現虧損。乳企經常以奶有異味拒收,有些甚至連遭「斃奶」,被逼整車倒奶,有家養殖業表示,4月份一個月之內,因為乳業巨頭拒收,接連倒掉了10車奶,直接損失十幾萬元。另一家6月份被斃了兩車奶,也是牛奶有異味。

養殖業們表示,「他們說不合格就不合格,根本不用第三方檢測」。有位業者不服氣,當天就找了北京奶牛中心進行第三方檢測,發現脂肪含量完全達標,但仍遭拒收。該報導稱養殖業一致表示,乳製品加工企業整頓工作在今年3月底宣告結束,大部分中、小乳品加工企業都關閉了,這導致奶農只能把奶送給幾大巨頭伊利、蒙牛,實際上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它們兩家怎麼說就怎麼算。

對於寡頭壟斷的說法,黑龍江乳品專家認為有些偏頗,他說生奶收購站有的素質不高,並不專業的,大部份是官員的子女,或地方安排的人員經營,在收奶時不嚴格執行收奶的等級和標準,刁難、坑陷奶農,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但這也是個別的,個體戶的奶農就可以選擇,這家奶站刁難,可選他家奶站,大型養殖戶就不具備這個方便性。他認為網路報導的乳源由大企業「寡頭壟斷」有點偏坦,應該不是大企的行為,而是個別奶站的行為,基於個人恩怨造成的。

相關新聞
新西蘭政府拒絕天然乳業農場收購案
新西蘭乳業巨擘:來中國生產安全奶
奶業悄悄調低安全標准 專家:乳業之恥
大陸奶農不知乳業標準 賣奶處弱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