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塞塞獎:感謝台灣貢獻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31日專電)菲律賓麥格塞塞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雖然本屆沒有台灣人士或單位獲獎,但主辦單位仍然感謝歷屆得獎台灣人對社會的貢獻,同時也祝福很快能再有台灣人得獎。

有「亞洲諾貝爾獎」美譽的菲律賓麥格塞塞獎,下午在馬尼拉的菲律賓文化中心頒獎,本屆6名得主為菲律賓的「替代性在地發展基金會」(AIDFI)、印度的韓德(Harish Hande)和米西拉(Nileema Mishra)、印尼的朱瓦伊尼(Hasanain Juaini)和穆姆普尼(TriMumpuni),以及柬埔寨的潘哈(Koul Panha)。

麥格塞塞獎是由紐約「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於1957年4月創立,紀念菲律賓第3任總統麥格塞塞,而第1屆的頒獎就在創立後第2年舉行,中華民國籍的蔣夢麟是得主之一。

根據麥格塞塞獎基金會網站,50多年來,台灣方面有蔣夢麟、李國鼎、許世鉅、蘇南成、吳大猷、證嚴法師、何明德、殷允芃、林懷民等。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麥格塞塞獎基金會會長阿貝拉(Carmencita Abella)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她感謝台灣為亞洲培養這麼多的優秀人才,他們服務了廣大弱勢民眾,也是後輩效法的榜樣。她希望未來見到更多的台灣人得獎。

阿貝拉特別提及李國鼎、證嚴法師、殷允芃、林懷民等人,在各自領域所做的貢獻。

被問及麥格塞塞獎基金會近來是否注意到可能獲得的台灣人選,阿貝拉表示,麥格塞塞獎評選過程嚴謹保密,直到得獎名單公布前,都不便對外透露。

根據主辦單位麥格塞塞獎基金會現場資料,從1958年到2011年,來自印度的得獎人最多,達50人;其次是菲律賓的42人和日本的24人。中國大陸得獎人有16人。(本文附影音)

相關新聞
曾金燕:陳光誠獲麥格塞塞獎之後
七人及一非政府組織 獲今年麥格塞塞獎
麥格塞塞獎揭曉  得主包括緬甸與中國人
麥格塞塞獎 得獎名單揭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