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尋回原民的根 先從正名開始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9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專題報導)簡單的一句問候「你貴姓?」常常讓原住民不知如何回答,因為原住民沒有姓的概念,名字的形成,是依個人、家族、以及氏族名稱的取名或併用構成,每個原住民族的命名系統,都隱含著各族的價值體系和宇宙觀,也是所有原住民族的根。

每個原住民的名字都是一個很長、很美的故事,長期推動原住民復名的原住民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談到,自己名字意即「守護在月亮旁的一顆星星」。

原視女主持人阿洛‧卡力婷‧巴其辣表示,她在大學時回復族名,這時真正的考驗才出現,因為無時無刻都遭受社會給予的歧視眼光與挑戰,每天都有人問為什麼你的名字那麼長?她說,很多時候問話人是不友善的,歧視幾乎無所不在。

不過對原住民而言,復名代表在這多元社會裡拒絕隱形,但必須對別人的疑問不厭其煩的解釋,她強調,這也成為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讓身上背著一種重任,讓大家知道自己是原住民。

1995年身分證才開放使用族名,但在2005年不到1千人,到現在2011年只有2萬人,馬躍‧比吼談到,因為環境不好,原住民必須承受所有的歧視。

以自己文化為榮

就讀東華大學民族學院學生理新‧哈魯蔚,從5年前開始復名,她自豪的說,自己的名字是外婆的名字,是位堅忍的女性,承襲她的名字就是延續她的精神。

身為原住民從小就備受歧視,她舉例,國小時學校有筆公費,每人約可領到400塊文具費,但老師卻在課堂上對她表示,因為你們原住民爸媽會把這些錢拿去喝酒,為了不被花掉,所以學校直接買文具給你;如果成績好,考上好一點的學校,同學都會認為是靠加分。

對於種種的歧視與不友善如何調適?理新‧哈魯蔚坦然的說,如果理解背後歷史脈絡與結構因素,就有更多能量去向外界解釋,原民樣貌並非一般大眾所想的那種刻板印象。

「雖然從小被忽視與輕蔑,但直到部落學習後,才開始覺得應以自己文化為榮,所以決定在別人認識我之前,就知道我是原住民。」理新‧哈魯蔚自豪的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