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車事故 公司社長愧疚 以死謝罪

人氣 29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今年稍早在日本北海道曾接待立法院長王金平的「JR北海道」社長中島尚俊,失蹤多日後,18日上午在北海道外海被人尋獲遺體,家人懷疑可能是因5月發生列車事故才以死謝罪。

列車頻出事 社長「以死謝罪」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一名垂釣者18日在日本北海道小樽地區海邊發現一名男性浮屍,隨後報警。北海道警察隨即將死者與一週前失蹤的中島尚俊聯繫起來。警方對浮屍的初檢結果是,男性,中老年,身高在170厘米至180厘米間,穿米色襯衣和長褲,死於溺水,沒有其他受傷痕跡。

警方疑死者正是幾天前失蹤的北海道鐵道公司社長中島尚俊。據悉,中島在9月10日上午曾在札幌車站前出席公司的一項活動。12日上午便不知去向。他在家留下了10幾封類似遺書的信函。他在遺言中說,自己為今年5月鐵路出軌事件深感愧疚,只能以死謝罪。

9月13日,搜索人員在札幌近郊石狩市的海邊發現中島的私家車。此處距大海,只有數百米的距離。隨後,搜索人員又在通往海邊的小道上,發現了疑似中島所穿的一隻鞋子。家人和搜索人員一直撥打中島的手機,但自從發現遺書的那一刻起,手機便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18日傍晚,警方經指紋等比對,確認是失蹤的中島。

數次為事故致歉但拒絕引咎辭職

據中央社東京報導,中島的家人和公司人士表示,中島留下的信寫著5月27日發生特快列車出軌起火事故之後,JR北海道鐵路公司內部又爆發若干醜聞,使他心力交瘁。他在信上寫著:「工作上給大家添了麻煩。」

日本國土交通省認為這起火燒車事故,在疏散乘客方面過遲,因此下令JR北海道鐵路公司改善經營。中島原定16日到國土交通省報告公司的改善措施。

一系列的負面事件,讓輿論直指中島社長。他多次通過媒體向公眾鞠躬道歉,還宣佈自扣薪水三月。他多次表示,公司發生這樣嚴重的事故,自己必須親自參與公司安全體制的整改。

日本一家公司的負責人有賀正彥在博客上表示,中島拒絕辭職,也許就是為了完成自己最後的責任,然後「以死抵責」。

被燒6節車廂做永久保存

9月16日,儘管社長失蹤,公司高層還是按規定的時限,向國土交通省提交了防止事故再發的對策。為了讓所有北海道鐵道公司的員工牢記這次事故,公司決定,永久保存5月27日事故中被燒燬的6節車廂,以示警醒。

公司職員加澤對日本媒體稱,此次事件,可能對日本各大鐵道公司都有巨大影響。加澤說,「鐵道與普通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出了任何事情,都會被日本民眾、媒體高度關注,所以鐵道公司的負責人,也會受到強大的壓力。」

加澤說:「如果中島真的通過自殺的方式來承擔他的責任,這真的有些太沉重了,但我想,這可能就是一些日本人看待責任的一種方式吧。」

網民熱議「中島失蹤」

中島的失蹤在日本網民中引發熱議:有網民感歎,儘管壓力大,也不應該選擇自殺;也有網民認為,中島是責任感太強了。

網民FFO說:「辭職不就行了嗎,為何要選擇失蹤、甚至自殺。」

網民kyitn817說:「我認為中島是責任感太強了,一時想不開。」crssw100也認為,中島投海自盡的可能性很大,「在海邊發現了他的車,手機也關了,看來他是有準備的,畢竟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故。」

也有北海道地方媒體稱,中島面臨的巨大壓力,不僅有一系列事故的原因,也有其推動公司改革,導致公司內人心浮動的背景。

據《北海道經濟實況》報導,中島自2007年上任以來,推動公司經營、硬件和人員大改革,許多人被辭退,引發不滿。一些老職員埋怨中島的改革讓北海道鐵道公司「失去了家的感覺,沒了凝聚力。」報導說,「中島帶領的北海道鐵道公司目前正處在最困難的時期,再加上事故接二連三,不難想像,中島的壓力已經達到極限。」

據悉,現年64歲的中島尚俊出生在北海道旭川市一個「鐵道家庭」,父親是旭川市鐵道部門的員工。1987年,中島加入北海道鐵道公司。2007年,他成為這一公司的總負責人。

中島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經濟系,1969年進入日本國有鐵路公司。國鐵民營化後,JR北海道公司成立。 2007年6月他出任社長。由於為人和藹可親,被員工稱為「微笑中島」。

事件回顧

今年5月27日,一輛運行在北海道占冠村的特快列車突然在一處隧道內發生故障,隨後,車內發生火災。儘管乘客避難及時,但還是有36人在火災中受傷。6節列車幾乎全被燒燬。這一事件,引發日本全國輿論嘩然,日本國土交通省也向北海道鐵道公司發出警告,令其立即改善安全措施。事後日本交通管理部門限定運營商在9月17日前遞交調查報告並詳述補救方案和未來防範類似事故的措施。

此後,北海道鐵道公司又相繼出現鐵路信號燈無法實現紅綠轉換,列車突然冒白煙以及列車駕駛員疲勞駕駛等情況。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日本過去四十多年來重大列車事故
日本列車事故罹難者料將破百人大關
德國磁浮列車事故 警方修正罹難者為23人
宜蘭列車事故 被撞電車長臨危不亂 減輕傷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