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格威的終極傳記:行銷創意(5)

肯尼斯.羅曼 Kenneth Roman

人氣 11
標籤:

一九五七年,利華兄弟首度和他們合作,交託了兩項廣告任務,他們是HOBM的第一家包裝品客戶,一家真的在超市販售大眾消費品的業者。

從潛力和立即收入來看,這都是奧格威目前為止最大的斬獲,利華兄弟讓HOBM晉升大型廣告公司之列。

對於利華公司的幸運乳瑪林(Good Luck margarine),奧格威的「大創意」(和一般在電視上廣告的包裝品截然不同)是在全版的廣編稿上,加入下面這段挑釁的標題:

我們向從沒想過品嚐乳瑪林的女人挑戰:利華兄弟包妳無法分辨幸運乳瑪林和真奶油的差別。

文案撰稿人用三欄文字,描述他說服妻子試著分辨口感的差異(「我太太嚇了一跳」),以及他們用法式小瓦罐盛裝這種乳瑪林,在晚宴派對上供大家享用的情況。

廣告也說明該產品的營養和健康效益,宣稱97%的原料是來自美國農場,最後是以一名格林威治的男孩一口氣吃下1/4磅的乳瑪林作結。

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為幸運乳瑪林提出的下一個廣告創意:說服前第一夫人愛莉諾‧羅斯福(在羅斯福總統過世後,她仍廣受各界的愛戴)上電視廣告代言該產品。

羅斯福夫人把三萬五千元的酬勞捐給了聯合國。奧格威後來說:「那廣告讓我覺得很慚愧,因為我利用了羅斯福夫人的單純。」觀眾記得她,但不記得產品,不過她還是推銷了許多乳瑪林。

利華兄弟的第二個廣告案是琳索洗衣粉(Rinso),奧格威犯了兩次錯誤。第一次是在雜誌廣告上放了十六種常見的污漬(他宣稱,其中一種是他的血跡),教大家如何去漬。

或許是因為去漬策略不恰當,或是因為那廣告應該在電視上播放,也或許是那老牌子本來就沒救了,總之業績就是起不來。

於是他改用一段尷尬的廣告順口溜,打著知名的琳索肥皂品牌,推出新配方的洗潔劑:「琳索白,還是琳索藍?肥皂好,還是洗劑強?您來作主!」

這反而把消費者弄糊塗了,他們去超市買了競爭對手的汰漬洗衣粉(Tide)。奧格威的公司因此丟了琳索這個獲利最好的客戶。

利華的第三個廣告案讓奧格威有機會挽救顏面。他第一次見到多芬(Dove)時,產品還沒上市。客戶告訴他,「這產品很特別,它不是肥皂,而是洗潔劑。

它是市面上第一塊中性的「美容皂」,既不是酸性,也不是鹼性,是一大革新,我們希望你這樣廣告。」

當天晚上,奧格威和幾位主婦面談,告訴她們「中性」這個新概念,結果大家的反應正如他的預期,都很冷淡。

他告訴客戶那樣的情況,請客戶讓他看一下產品的配方。一位化學家用洋洋灑灑的文章講述成分的特性,裡面包含硬脂酸,那是冷霜的主要成分。

於是奧格威想到最大的銷售點子:

多芬含四分之一的乳霜,洗澡時,同時滋潤您的肌膚。

第一則雜誌廣告不是那麼特別:一個女人躺在浴缸裡講電話,用尷尬的雙關語傳達訊息:「親愛的,我正在體驗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我完全沈浸在多芬裡。」

不過,「含四分之一乳霜比用肥皂更滋潤」的概念讓人印象深刻,效果超乎預期。雜誌上的比對測試清楚顯示兩者的差異。

電視廣告中,他們把乳霜倒進多芬形狀的塑膠模具中。多年來,這系列的廣告幫多芬變成全球首屈一指的清潔用品品牌。

當利華公司買下了當時最熱門的西部影集《有槍,無處不行》(Have Gun, Will Travel)的廣告時間時,有人建議那時段播放多芬的廣告,但是奧格威當下就否決了,他說:「馬背上不適合推銷多芬。」

一九五三年HOBM廣告公司共有十八個客戶,在美國廣告業排第五十八名。新客戶包括泰特萊茶葉(Tetley Tea)和培珀莉(Pepperidge Farm)的麵包和餅乾。在奧格威的辦公室裡,享用下午茶時都有這些東西。

泰特萊茶葉的廣告是以泰特萊的品茶師亞柏特‧戴姆斯(Albert Dimes)為主題。如果舒味思的老闆可以親自出馬為品牌打造真實感,泰特萊的品茶師為什麼不能依樣畫葫蘆?

奧格威表示,培珀莉的廣告靈感是源自於一次夢境:一家雜貨店用馬車運送烘培食品,彷彿回到他在亞米緒村落的生活。其他的文案撰稿人把「提圖斯‧穆迪」(Titus Moody)變成培珀莉的代言人。

提圖斯是個新英格蘭的美國佬,那是出自弗雷德‧艾倫(Fred Allen)幽默電台節目裡的廣播劇人物。提圖斯、「小姐您好」、傳統善良的形象風格就這樣沿用了多年。

一九六○年,奧格威接下勞斯萊斯的廣告案是個精明的決定。「當時的合夥人拼了老命地阻止我,他們覺得接下這個案子後,我們會被定型,永遠只能接高級車的廣告。」

但是奧格威覺得這是做精采廣告的大好機會,可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聲譽,做「比美國三大車廠做過更好的事」。

奧格威花了三週的時間和工程師交談,閱讀所有和汽車有關的資訊。

他說他寫了超過一百條的廣告語,並大方坦承最後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語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從二十年前一篇文章中擷取出來的:「在時速六十英里下,這台新勞斯萊斯的最大雜音來自於電鐘。*」那標題促使一位嚴謹的工程師表示:「我們真的應該改進一下電鐘。」

(後來有人告訴奧格威,同樣的標語也曾出現在一九三三年的皮爾斯雅路(Pierce Arrow)廣告裡,他也向勞斯萊斯提起這件事。)

他那份縝密的長文案裡,充滿了事實:「在上九層面漆之前,這款轎車會先噴上五層底漆,每層都經過手工打磨。」

賓利車也是勞斯萊斯公司製造的,只是散熱器的護柵不同,它的廣告啟用了一個驚人的字眼:

「羞怯的」,文案提到兩者之間微小但重要的差異:「除了散熱器以外,它們是相同的汽車,由同樣的工程師在同樣的車廠中製造,對於駕駛勞斯萊斯感到羞怯的人,可以買一輛賓利。」

那則廣告只刊登在兩家報紙和兩家雜誌上,卻比以前的任何廣告帶來更多的好評。廣告公司的領導人李奧‧貝納(Leo Burnett)稱讚那不止是最好的汽車廣告,或許也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廣告。

業界人士都可以逐字背誦整個段落,對奧格威來說,更重要的是:「這廣告賣掉太多汽車了,害我們不敢再打一次廣告,客戶的產量無法滿足龐大的需求。你想想,要是福特、克萊斯勒或通用汽車也找我們製作廣告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這位前亞米緒的農夫現在也想擁有一輛勞斯萊斯。裴吉告訴他:「我們買不起要命的勞斯萊斯,況且,是誰來開?那還得花錢雇個司機。」

裴吉一直沒讓他得逞,但後來他去休假了,「我休假回來,就看到一輛勞斯萊斯停在辦公室外面,裡面坐著一位司機。

車是二手的,一九三二或一九三三年份,滿美的一台車。」牌照是OBM—2,可見還有另一輛。

作家彼德‧梅爾(Peter Mayle)當時是公司的文案撰稿人,他記得某個悶熱的夏天,他拖著沈重的腳步,沿著第五大道走回辦公室,突然有一輛勞斯萊斯停到他身邊,奧格威從車窗伸出頭來說:「如果你努力工作,做得非常成功,有一天你也可以開這樣的車子上班,上班別遲到囉。」說完,他就開車呼嘯而去。

多年後,奧格威辭退勞斯萊斯這家客戶,理由是經銷商逼他們廣告要走類似別克汽車(Buick)的路線,勞斯萊斯的服務「風評不佳」,又容易製造「瑕疵品」。

他提醒勞斯萊斯,一直以來他都用極少的預算提供絕佳的服務……他還說,他會持續開他那輛「豪華」的勞斯萊斯銀靈汽車(Silver Wraith)。@(待續)

摘編自 《奧格威的行銷創意與傳奇人生》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奧格威的終極傳記:行銷創意(4)
喬布斯時代 十大代表性產品
農會另類行銷  臉敷面膜邊辦公
因應專利戰  3大戰略出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