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經濟陷泥沼 新興亞洲衝擊小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灣台北報導〉美國FOMC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地維持低利不變,並同步採取扭轉操作,在未來三年內,將4000億短債換成長債,以刺激放貸並推升經濟。由於此次決議並未帶來太多驚喜,不僅未能有效提振投資信心,反而形成利多出盡,全球股市大跌回應。

摩根富林明投資研究部協理洪胤傑說明,全球股市應聲大跌,除了聯準會明確指出經濟顯著下滑風險外,更重要的是市場已逐漸了解目前的經濟情勢,需要是的就業刺激方案與解決歐洲主權債信問題,然而,聯準會能做的已相對有限,並突顯出未來美歐經濟復甦之路將是漫長且顛簸。

眼見美歐面臨經濟成長大幅放緩,政策空間卻所剩無幾,洪胤傑指出,相較之下,新興國家仍具備財政及貨幣政策刺激空間,搭配龐大內需優勢,未來經濟仍可持續穩健成長,尤以較不受歐美經濟放緩左右的新興亞洲最為看俏。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李忠翰分析,歐美景氣放緩,新興市場難以獨善其身,不過,近年來,新興國家對歐美出口依賴度已大幅降低,以新興亞洲對歐美倚賴度最低,僅10.1%;不僅於此,新興亞洲的財政體質也較為健全,其政府債務佔GDP比重約三成,是三大新興區域中最低。

儘管今年來新興亞股表現並不突出,主要是MSCI 亞太(不含日本)指數與全球股市的相關係數高達0.9,與全球股市連動性極高,導致亞股回檔幅度劇烈,不過,李忠翰認為,亞股遭錯殺的機會極濃,應留意逢低承接時點。

李忠翰指出,亞洲無論國家、銀行或企業體質均遠勝歐美,以近期備受歐債拖累的銀行業來看,亞洲銀行業者的外幣放款金額不到總放款額的10%,遠低於拉丁美洲的22%及歐非中東的42%,且貸放對象以本地居民為主,佔九成以上,突顯亞洲銀行業者對歐美景氣放緩等外部衝擊較具抵抗力。

李忠翰強調,亞洲內需崛起,未來對西方國家的貿易依賴度將更為降低。李忠翰說明,中國8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出口訂單分項雖降至48.3,反映歐美需求疲弱,但其他分項如生產、新訂單及就業指數等卻仍維持50 之上的擴張水準,顯示國內需求依然強勁。

李忠翰指出,歷經盤整修正後,目前亞股預估本益比已修正至10.6 倍,低於歷史平均約1.4 個標準差,已和911與SARS等國際重大事件期間相當,在價值面優勢下,逢低買盤可望逐步回流,有利帶動亞股啟動反彈走勢。

相關新聞
香港業者擔心戰事影響美歐經濟復甦
高油價威脅美歐經濟 G7開會因應
美歐經濟態勢消長 美國火車頭角色值得觀察
OECD調降美歐經濟成長預測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