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 四大書院之應天書院

書院是中國古代傳播文化、交流學術、培養士子的地方。應天書院位於河南商丘縣城南,因商丘在唐代稱為睢陽,故又名睢陽書院。應天書院與其他書院不同,不是設立於山林勝地,而是選址於商丘的繁華鬧市中。這裏瀕臨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輻輳,隋唐以來,商丘已發展成為一方都會。

應天書院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開辦,「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北宋開科取士,應天書院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科舉中第者竟多達五、六十人。北宋景德三年(西元1009年),商丘升為應天府。三年後,即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將該書院也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 。

大中祥符七年(西元1014年),商丘又升格為南京,為當時四京之一,故應天書院又稱南京書院。宋仁宗時,又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

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學家晏殊出任應天知府,聘請著名學者王洙為書院「說書」,王洙博學多才,應天府書院在他主持下「其名聲著天下」。

據《宋史》記載:「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晏殊)始。」宋仁宗景祐二年(西元1035年),應天府書院改為府學,晏殊又聘請因服喪而退居睢陽的范仲淹執教。范仲淹的治學精神和憂國憂民的言行譽滿全國,四方學子紛紛慕名就學,書院在全國聲望空前,一時「人樂名教,復鄒魯之盛」,儼然為中州一大學府。

范仲淹擇生只有品德和學業上的基本要求,沒有年齡、身分和地域的限制,生徒來源廣泛,院生可以隨意流動,不受地域、學派限制,均可以前來聽學。

學院的基本課程是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和《春秋》,強調「夫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勸學之要,莫尚宗經。」學生會按照不同專長而入讀各項分科。課程主張學以致用,提倡實地考察,即所謂「明體達用」。

范仲淹說:「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將何以救?在於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在「經濟之才」的總要求下,還要培養專業人才。他亦把「德」說成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主張選拔人才要德才兼備,且首先注意德。

學院延請的學者來自不同學派,晏殊、孫復、胡瑗均曾在應天府書院講會,其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張時而引起辯論,學術氣氛濃厚。

從大中祥符以後的二十餘年間,應天府書院的學生「相繼登科,而魁甲英雄,儀羽台閣,蓋翩翩焉,未見其止」。

宋欽宗靖康元年(西元1126年)金兵南侵,應天府書院毀於戰亂。後屢建屢廢,現僅存大成殿、明倫堂、月芽池等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