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喀爾拉力賽落幕 法國老將第十次奪冠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熔石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月15日,2012年達喀爾拉力賽最後一個賽段——第14賽段的比賽落幕。在汽車組,X-raid車隊法國名將彼得漢塞爾(Stephane Peterhansel)第10次捧起了總冠軍獎盃,之前他曾先後6次奪取摩托車組總冠軍、3次汽車組總冠軍;KTM車隊法國名將德普雷(Cyril Despres)奪得了自己第4個摩托車組總冠軍。

法國老將彼得漢塞爾10次奪冠

本屆比賽去年12月31日從阿根廷的德爾普拉塔(Mar Del Plata)出發,途徑智利,終點設在秘魯的利馬(Lima),總里程8400多公里,其中特殊賽段超過了一半里程數。最後一個賽段比賽,從皮斯科(Pisco)出發,終點設在利馬(Lima),總里程283公里,其中特殊賽段只有29公里。

在最後一個賽段比賽之前,X-raid車隊法國名將彼得漢塞爾在總成績榜上領先第二名、西班牙隊友羅馬有42分鐘之多。形勢十分明朗,他只要順利跑完最後賽段的比賽,總冠軍即可到手。結果,最後賽段跑得最快的是駕駛悍馬賽車的美國車手戈登,彼得漢塞爾名列第10。彼得漢塞爾的最終總成績為38小時54分46秒,他的西班牙隊友羅馬落後41分46秒奪得亞軍,駕駛豐田皮卡賽車的南非車手德‧維利爾斯落後1小時13分25秒獲得季軍。

彼得漢塞爾賽後興奮地表示:「贏得達喀爾冠軍真是太難了,而我能十次奪冠真的讓人難以置信。太長時間了,這次我等待了5年才再次奪得冠軍!能夠在南美贏得勝利無比欣慰,這也是我最偉大的一次勝利。本屆比賽是一次競爭激烈、刺激、令人著迷的比賽,現在我要與車隊所有人共同慶祝。」

彼得漢塞爾總共10次奪得達喀爾拉力賽的總冠軍,其中4次汽車組(2004、2005、2007、2012),6次摩托車組(1991、1992、1993、1995、1997、1998)冠軍。1980年,他駕駛摩托車首次參加達喀爾拉力賽;1991年,他效力於雅馬哈車隊贏得了個人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總冠軍,從此便一發不可收。


KTM車隊法國名將德普雷(中)第4次奪得摩托車組總冠軍。(Getty Images)

德普雷四奪摩托車組總冠軍

摩托車組,KTM車隊法國名將德普雷奪冠的成績為43小時28分11秒,領先亞軍西班牙隊友科馬53分20秒,駕駛雅馬哈賽車的葡萄牙車手羅德里格斯落後1小時11分17秒獲得季軍。

「勝利對我來說太不可思議了,毋庸置疑,這是我所參加的最為艱苦的一屆達喀爾拉力賽。不僅是身體上,更是在心理上。」德普雷賽後說,「這不像是42公里的馬拉松,在這裡,每個早晨起來,你都要為爭取名次而戰。」

與彼得漢塞爾一樣,德普雷也表示這個冠軍很特別:「所有的勝利都是那麼美妙,不過這次很特別,我們直到最後時刻才分出勝負。在我職業生涯中,參加了90場左右的拉力賽,但是這次是最艱苦的比賽。」

從2003年開始到2012年,德普雷連續10年登上達喀爾拉力賽摩托車組領獎台。其中,2005年、2007年、2010年和今年拿到了摩托車組的冠軍;另外,在2003年、2006年、2009年、2011年,他還獲得了四次亞軍。

在四輪摩托車組比賽中,來自阿根廷的帕特羅內利兄弟包攬了冠亞軍,Alejandro-帕特羅內利奪得冠軍,Marcos-帕特羅內利獲得亞軍,同樣來自阿根廷的Tomas-馬菲獲得季軍。

卡車組比賽,來自荷蘭的依維柯車隊包攬了前兩名,駕駛502號賽車的德容(DE ROOY)、羅德沃爾德(RODEWALD)以及比利時車手卡爾索爾(COLSOUL)合作奪得冠軍。


來自阿根廷的帕特羅內利兄弟包攬了四輪摩托車組比賽冠亞軍。(Getty Images)

34年曆史吞噬62條人命

由於死亡事件頻發,達喀爾拉力賽一直被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運動之一,比賽前就有不少選手已經作好可能回不去的心理準備。

本屆比賽,在第一賽段第55公里處,阿根廷摩托車車手博埃羅發生事故,由於激烈的撞擊,導致他的頭部和頸部嚴重受傷。雖然事發之後救援直昇飛機5分鐘內抵達出事現場,遺憾的是,最終還是沒有挽回阿根廷人的生命。

本屆達喀爾拉力賽,還發生了兩起車迷為觀看比賽喪生事故。阿根廷一對父子在1月1日開賽當天,欲從空中觀戰。他們駕駛的小飛機在空中出現故障,造成機毀人亡。40歲的毛裡西奧-薩爾達裡亞加騎著一輛非越野摩托車衝上一個沙丘,打算從高處觀看比賽,不料途中失控,翻車死亡。在達喀爾拉力賽34年曆史裡已經吞噬了62條人命。

從石器時代進入信息時代

自2009年達喀爾拉力賽由非洲首度移師南美至今已經是第四屆。之前在非洲,達喀爾拉力賽攜著它無窮魅力和極端惡劣危險名號已享譽世界34年。

在非洲,達喀爾拉力賽沒有互聯網、沒有電話、沒有酒店,甚至沒有一個能保障車隊和車手人員安全的大本營。在很多時候,甚至沒有觀眾。而沒有水源是最麻煩的事。車手們飢渴難耐,在極端殘酷的比賽後,還要和後勤人員在漆黑的夜裡自己發電,找個合適的地方扎帳篷,防止各種稀奇古怪的生物的偷襲,更重要的是缺乏安全感。

車隊補給站——大本營,根本沒有廁所、洗澡間和餐廳,更別說甚麼媒體中心,信息中心和醫療站了。一路上,車手到處能看到荷槍實彈的士兵,當他們駕駛的賽車通過終點時,有時根本沒有歡呼聲。

達喀爾拉力賽移師南美後,感覺是從石器時代一下子進入了信息時代。車隊得到了配套服務,車手可以在海濱的酒店吃上早餐。最重要的是,「南美版達喀爾」比起傳統的非洲達喀爾賽事有著更大的經濟效益。從電視轉播上來說,南美達喀爾的電視轉播時間比非洲達喀爾增加了35%。2009年,阿根廷和智利兩國旅遊局初步統計,達喀爾為他們直接創收達到了5750萬歐元。如今,達喀爾拉力賽在擁有巨大媒體覆蓋效應的同時,也具備了商業價值。

達喀爾拉力賽簡介

達喀爾拉力賽(Dakar Rally),原稱為巴黎-達喀爾拉力賽,是每年舉行的專業越野拉力賽。但80%左右的參賽者都為業餘選手。

名叫拉力賽,事實上是一個遠離公路的耐力賽。比賽要經過的地形比普通拉力賽要複雜且艱難得多,參賽車輛都為真正的越野車。大部份賽段要遠離公路,需要穿過沙丘、泥漿、草叢、岩石和沙漠。車輛每天行進的路程由幾十公里到幾百公里不等。

比賽共分為摩托車組、小型汽車組(包括轎車和越野車)以及卡車組,賽車的號碼依次以1、2、3開頭。如105表示摩托車組的第5號賽車,208表示小型車組的第8號,312則表示卡車組的第12輛賽車。而工作車則以4為開頭數字。

以前比賽路段分佈在寬闊甚至漫無邊際的撒哈拉沙漠、毛裡塔尼亞沙漠以及熱帶草原,與世界拉力錦標賽(WRC)相比,基本上沒有現成的道路。車手和領航員除了依靠組委會的路線圖以外,還要藉助全球定位系統,才能到達和通過每一個集結點。

由於維修隊不像世界拉力錦標賽那樣可以通過一般的公路提前到達指定的區域,等待賽車前來檢修和補給,因此,每個車隊都會包租專機攜帶所有的配件、給養和維修技師。

比賽採取間隔發車的方法。由於比賽的賽段只有十幾個,每個賽段都十分漫長,因此,會在某個賽段出現摩托車、小型車輛和大卡車並駕齊驅的場面。每場比賽產生摩托車組、小型汽車組和卡車組的冠軍各一名。

相關新聞
達喀爾汽車拉力賽:前冠軍車手路.施萊塞遭淘汰
沙漠中的惊險浪漫之旅-巴黎—達喀爾拉力賽正在征程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穿越駱駝草 增岡弘奪冠成定局
巴黎至達喀爾汽車拉力賽-漫漫黃沙上演撞車一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