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惊險浪漫之旅-巴黎—達喀爾拉力賽正在征程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5日訊】盡管去年第23屆巴黎—達喀爾拉力賽上,一位救援車隊車手被地雷炸掉了左腳,全體車手也一度受到來自恐怖分子的綁架威脅,但這屆拉力賽開賽傍晚,還是有數百輛汽車、摩托車聚集在法國阿拉斯市的阿拉斯大廣場上,等待這一年一次的艱險中帶點浪漫的冒險之旅。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賽程最長、條件最艱苦、刺激性最強的拉力賽,也是全球最具魅力、最激動人心的超級車事。

  賽事源于“夢想”

  1977年,一個名叫澤利.薩賓的法國人參加了在利比亞沙漠中舉行的一項拉力賽。雖然他在漫天黃沙中迷了路,但從此被沙漠徹底征服。回到法國后,有個念頭一直在他腦海里揮不去,他想把每個人都送到沙漠里去感受一下那种浩瀚,所以就設想了這樣一段路程:從歐洲出發,穿越所有神話中的沙漠,最后在達喀爾結束——這就是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雛形。薩賓說:“對于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項挑戰;對于沒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夢想。”

  時至今日,巴—達拉力賽已經舉辦過24屆,并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拉力賽事之一。它与每年14站、每次3到4天、大半個月才開一次工的世界拉力錦標賽不同,更考驗車手的耐力和意志,通常有四分之三的人看不到最后的非洲大草原,甚至連薩賓本人也命喪于此。賽后,總成績冠軍可獲得2000万美元的巨額獎金,而舉辦一屆拉力賽的耗資則高達3億法郎。

  今年征程更坎坷

  与往年比賽通常都在新年后開始不同,這屆巴—達拉力賽提前到圣誕節后舉行,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時,這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家伙們早已告別歐洲大陸,進入了北非山區。在遠离親人的不毛之地聆听新年鐘聲,自然是對車手心理的另一种挑戰。歷時17天的比賽,他們必須先穿過冰天雪地的法國和西班牙,成功渡過地中海后,再穿越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脈,接著要挑戰的是气溫高達50℃的撒哈拉沙漠、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雖然香檳和獎金只屬于少數人,但在達喀爾著名的風景區玫瑰湖畔享受掌聲和鮮花的簇擁,還是令車手們神往。

  第二個与往屆不同之處,便是這屆征程更為坎坷。不但賽事增加了兩天賽程,而且在這兩天每天均為1500公里左右的比賽中,車手不得使用全球衛星定向系統尋找方向。此外,今年特設的几個超長馬拉松路段也讓車手們笑不起來,它對車手體力和賽車可靠性的挑戰比以往更甚,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沙丘。難怪有人說,巴—達拉力賽越來越瘋狂了。

  一路好事多磨

  巴—達拉力賽似乎注定命途多舛,不但天公不作美,比賽伊始便陰雨連綿,使道路泥泞不堪,而且在2001年12月29日下午第二段比賽中,一輛旅游車在混亂中闖入賽區內,与比賽輔助車撞在一起,導致司机當場死亡。

  好在此后我們只听到了車手迷路、輪胎爆破等在巴—達拉力賽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消息,惟一讓人有點惊訝的,便是該賽事兩屆冠軍、法國車手施萊塞在第6賽段中,由于賽車起火被迫退出比賽。看著自己的愛車在無垠的沙漠里慢慢化為灰燼,這個世界名將也只有干著急的份儿。

  如今,車手們已經進入賽程中最惊險刺激的撒哈拉沙漠。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東西長5600公里,南北寬1600公里,气候條件非常惡劣,几乎沒有生命存在,是死神經常出沒的地方,車手們駕車每前進一步都是生与死的抉擇。但事實上,車手們到此都已人困馬乏,到達賽段終點還要修車、研究第二天行程等瑣事,早到的還能支個帳篷休息休息,晚到的只有露天而睡了。即使是彗星撞地球,恐怕也惊動不了這里的鼾聲一片。

  在今天的排行榜上,西班牙車手羅馬一不小心成為摩托車組領頭羊,曾在上屆賽事汽車組中含恨失利的日本車手增岡宏也正鉚足勁頭保持目前總成績第一的排名。可在瞬息万變的巴—達拉力賽進程中,一個螺栓的松動也能使車手前功盡棄。讓我們看看誰能笑到最后吧,別忘了,去年賽事最后奪冠的竟是一名巾幗英雄。 (北京晨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巴黎至達喀爾拉力賽 途徑西班牙馬德里境內 (1/1/2002)
  • 相關新聞
    巴黎至達喀爾拉力賽 途徑西班牙馬德里境內
    F1加拿大站:維斯塔潘奪冠 法拉利雙車退賽
    F1摩納哥站:勒克萊爾破「魔咒」 創造歷史
    F1邁阿密站:諾里斯生涯首次奪得分站冠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