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呼鳴鏑:中美日臺 釣魚島的四方盤算

【大紀元2012年10月07日訊】(新紀元週刊295期 作者呼鳴鏑)釣魚島事件在中、日、臺三方大動肝火中持續升溫,甚至有擦槍走火的危機。而太平洋最大的力量──美國,會採取何種政策以介入?區區蕞爾之島何以牽動世界大國,各國諸公又各自打些什麼算盤?

最近幾個禮拜,釣魚島事件把中、日、臺三方搞得心神不寧、肝火大動。當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正式宣佈要出資購賣釣魚島後,整個中國大陸幾乎陷入瘋狂。最早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的示威遊行,但是很快的就演變成了全國上百座城市同步爆發反日愛國遊行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的遊行與過去多年來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快就轉入暴力行動,打砸商店、車輛的行為非常普遍,而且還有部分人因此而流血受傷。許多日本企業震驚之餘,不但關閉了大陸各地的分店,撤離了部分職員,甚至放話要認真考慮結束在中國的投資。

另一方面,釣魚島附近的海域更不平靜。日本海上保安廳連日來已經派出多艘船艦展開護衛行動,而中共方面除了派出海監船和漁政船接近外,還揚言要派出上千艘漁船包圍釣魚島。此外,更有外電報導日本防衛省已經針對可能發生的衝突而制定了作戰計畫。一時之間,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然而就在這全球關注之時,臺灣方面突如其來地發動了自己的保釣行動。數十艘漁船浩浩蕩蕩地自宜蘭港出發,在其海巡署艦艇的護衛下,於9月25日清晨接近釣魚島。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恫嚇無效後遂對臺灣漁船噴射強力水柱進行驅離,但沒想到臺方海巡艦艇立刻噴水反擊日本船艦,就在日本不知如何回應時,臺方海巡艦艇改變隊形將其漁船保護在內側,向前突破進逼釣魚島。最後臺灣船隊成功到達距離釣魚島2.1海浬處後主動轉向撤離,平安回到了臺灣,也在全球媒體上為此事掀起了又一波的高潮。

9月25日,臺灣漁船自宜蘭港出發,前往釣魚島,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恫嚇無效後遂對臺灣漁船噴射強力水柱進行驅離。(AFP)


這麼一來,事情可就鬧大了。大家心中立刻都浮出了幾個尖銳的問題:下一步是什麼?中、日、臺三方這次真的會為了釣魚島而開戰嗎?而太平洋最大的力量──美國,會採取何種政策?他又會如何介入呢?

東京、臺北和北京的內政考量

不容諱言,中、日、臺三方對於釣魚島當然有領土和主權上的考量。面對領土的爭議,任何一方都不敢輕言放棄,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本次事件的背後,人們很容易察覺捲入衝突的三方其實各自都還有其內政上的考量,而這些內部的考量可能才是引發本次衝突的真正導火索。

先來談談日本方面。早在今年4月,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即公開宣稱,準備先由東京都斥鉅資購下釣魚島,然後「轉讓」給日本政府。此言一出,立即引發了包括臺灣及大陸在內全球華人的強烈抗議。日本政府原來相當冷淡,但幾周以後,首相野田佳彥一改過去較為慎重的態度,竟然表示準備籌措預算由政府來進行此事。9月初,野田正式表示預算方面已經不成問題,而國會方面也很快地就批准了這個計畫。

今年4月,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公開宣稱,東京都將斥鉅資購下釣魚島,「轉讓」予日本政府。引發全球華人的強烈抗議。(AFP)


石原慎太郎是日本政壇上有名的極右派,他如此作為並不足怪。但是首相野田佳彥之所以會持續加碼,看來與他最近的政治處境應有極大關係。自從他上臺之後,日本的經濟情勢一直不是很理想,近來因為受到國際經濟不景氣的拖累,更是雪上加霜,其本人的民意也不斷下滑。此外,他打算恢覆核電站運作的政策以及接納美國魚鷹飛機進駐,更引發了社會上不小的反對聲浪;加上小澤一郎成立新政黨的分裂行為,差點就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面臨所領導的執政聯盟搖搖欲墜的情況下,野田佳彥的確需要一些特別的政治動作來提升民意支持。他在左右權衡後,認為在釣魚島一事上進行加碼以刺激民族主義,對於眼前的情勢來說應是有加分作用的。

9月21日下午,民主黨進行黨魁選舉,野田佳彥獲得半數以上的支持,擊敗了來自前農林水產大臣鹿野道彥、前農林水產大臣赤松廣隆和前總務大臣原口一博的挑戰,高票連任黨魁。聯繫最近發生的海上衝突,這證明了野田原來的估算,對外的強硬姿態的確有助於內政上的競爭。

有趣的是,馬英九總統在臺灣的政壇上也處於一個相當類似的情況。在就任後,他聲望最高時大約是在其與大陸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但是其後即每況愈下。不但他在競選時開出的支票:經濟好轉、成長率爬升及工資上漲通通落空,人民真正看到的是物價節節攀升、失業率上揚,生活愈來愈困難。更離譜的是,他偏偏還選在這個時候決定要大舉改革汽油與電費的價格結構,用臺灣人的話簡單地說,就是「油電雙漲」。當他好不容易順應民意停止「油電雙漲」時,又爆出身邊的重臣──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因為貪污索賄而遭到檢方收押一案。林的貪污案雖然與馬英九本人並無瓜葛,但是當人民對其整體施政表現不滿時,這些事情自然會對他的政治聲望產生打擊。

明年國民黨將要進行主席改選。馬英九本人已經擔任了兩屆中華民國總統,依憲法規定是不能再連任了。但是他卻不能聽任國民黨主席一職從他手中飛走,因為如此一來,他就少了一個可以分配權力與職位的權力源頭,他就真的會提前成為大家心中的「跛鴨總統」。更何況1970年當釣魚島事件第一次爆發時,當時還是臺大學生的馬英九就成了保釣運動的先鋒軍之一。多年來他對這個問題的立場一直是很明確的,如果在他當了總統之後反而示弱的話,一方面他個人絕對無法接受,另一方面他的政治生命即使不馬上終結恐怕也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他也有了一個必須強硬的理由。

三者當中,又以北京的內政考量最為複雜凶險。中共的政治鬥爭原本殘酷,在面臨18大(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換屆時尤其如此。奪權的前哨戰在幾年前早已開打,鏖戰至今年初終於出現了一些突破。2月重慶市副市長,亦是前公安局長王立軍出逃成都美國領事館,引爆了胡錦濤團派、江澤民派系與紅色太子黨三者間新一輪的政治鬥爭。

多年來在幕後「垂簾干政」的江澤民派系原本想承襲16大與17大的模式,讓薄熙來繼周永康接班政法委(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一來延續他們非法鎮壓法輪功的惡政,二來讓薄在此位置上「守株待兔」。一旦新任接班人習近平與李克強出現什麼紕漏時,就會發動國內外各種力量,文攻武嚇進行奪權;卻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重慶市前公安局長王立軍,夜奔美領館就砸爛了他們的全盤戰略部署。胡、溫集團藉著施壓王立軍成功打下薄熙來,原本想利用這個大好時機一舉將江派完全擊潰,徹底奪回被江派掌握了10年的黨政大權。但因為如果不平反六四、不平反法輪功,就不可能真正鬥垮江澤民及其黨羽,胡溫集團的一時猶豫反而給了對方一個死裡逃生甚至反攻倒算的機會。其結果是,雙方目前陷入短暫的「恐怖平衡」,都無力奈何對方,只好暫時休兵等待下一次的機會。在這場權鬥中作為第三方的太子黨,其目標相對是有限的。這批人的想法是,不管他們這次怎麼鬥,絕對不可以把中共這條大船搞翻。船一翻,大家都得完蛋!其次,不管他們兩邊怎麼鬥,太子黨的利益要受到特殊照顧,中央不能沒有其代表。常委、政治局,特別是軍隊高層都必須有足以保護太子黨的人馬。

無巧不巧,釣魚島事件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爆發。江澤民派在薄熙來被拔掉時本已陷入丟盔棄甲、一敗塗地之境,一看來了事了,二話不說趕緊抓住釣魚島事件大做文章。這就是最早各地的狠話與零星示威的真正來源。他們的手法就像當年「天安門事件」時,李鵬等人利用426社論刺激群眾,激化矛盾,再拿來作為攻擊趙紫陽等人軟弱無力的藉口,一舉將對方鬥垮。胡溫等人是經過六四的,他們怎會不知江澤民之流的技倆?所以他們迅速接過保釣大旗,高舉過頭,揮舞得更用力而且口號喊得更大聲、更響亮。這就是後來出現全國上百座城市同時爆發反日愛國運動,便衣公安或警察在各地帶頭打砸商店、汽車或電器品、在表面上拉高了對日本抗議層級的真正原因。他們的邏輯很簡單:反日這事兒不能不搞,否則就被動了。但是要搞就得由咱們來搞,主動權可得在咱們手上。而第三方的太子黨是這麼想的:反日這事兒最好鬧到一定程度,這樣我們才好藉機擴權,特別是軍權。這就說明了最近軍方部分人在此問題上的態度與發言。

華盛頓:不可低估的外在制約因素

對於東京、臺北和北京三方面來說,他們當然有各自的考量與目標。但是釣魚島問題絕對不是在他們三者之間就能解決得了的;因為在這三者之外還有個美國。太平洋的動態攸關其重大利益,它不可能置身事外,聽任其自然發展。

美國近年來的大戰略當然是扼制中共。所以,黃海邊的南北朝鮮衝突,給了他一個派遣航空母艦進入黃海以同時震懾平壤與北京的機會;南海的黃巖島事件,提供他一個利用越南與菲律賓而折騰中共的機會。本來美國也有利用釣魚島事件而用日本對抗中共的設想,但是當臺灣出手後,反而讓美國覺得問題複雜了。近來看到華盛頓積極介入,除了派特使與日本密談外,還增派了航母艦隊前來衝突區域以迫使各方降溫。

而日、臺、中三方在原本就無意更進一步走上武力衝突之際,看到美方介入自然會見好就收。目前看來,比較可能的發展應該是:捲入的三方會進行兩個雙邊會談:中日會談與日臺會談。臺灣因為有其大戰略上的顧忌,故不會與大陸就此事進行會談。最後比較好的結果會是:日方聲明其購島行為與主權問題無關,主權問題留待未來,而其購島行為純粹是為了不希望釣魚台長期掌握在私人手上而在將來發生不可預料的變化。當東京做出如此聲明後,北京方面就會表示理解且勉強可以接受,但是仍然重申主權歸他所有,在將來適當時機再設法解決;當然臺北方面也同樣表示理解且勉強接受,但是除了重申主權外,還會與日本談判並爭回部分捕魚權。日本在這個問題上會做出一定的讓步。

當然,我們還不能排除一個較小的可能性。在華盛頓強力介入調停的前後,為了推進內部的政治利益或為了爭取更大的談判空間,東京、臺北和北京的政治人物再度出手而爆發下一輪衝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當然,只要衝突程度不嚴重,那麼問題的解決應該不出上述的範圍。但是如果有一方鬧過頭了,激發對立方面民間力量的強力反彈,那麼整個事件就會嚴重惡化而進入另一個怪圈了。◇

本文轉自295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97/11292.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