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與人體生命之正見(三十)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1.精神性──「數學」無法理解「精神」

科技界的絕大多數領域中,往往重視物質,而精神層面是被有意無意的過濾掉。

先來看看構築了整個科技大廈的理論基礎──數學。數學的發展是建立在人的感官對於自然環境現象的感知之後所確立的、無需證明的規律(即所謂「公理」)的基礎上的,然後經過對於客觀物質世界數字特徵的提取,建立起一個思想中的數學體系。由於這種操作,數學可以借用數字的世界延展到人類感官所無法直接感受的領域,從而大大拓寬人類所能認知現象的範圍,甚至數學被稱為人類的一種新的「感官」。

然而,這個數學的「感官」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無法感受理解和描述精神。當任何一種精神現象被抽象為數學時,它已經不是精神現象了。這種抽象為數學的過程就好像一個過濾的過程,它將精神的層面「濾」掉了。而精神的存在是我們人類的意識可以感受到和理解確立的,可見,這個數學帶來了一個束縛我們視野的井口。

我們人自身是可以清楚的判斷甚麼是活的,甚麼是有生命的,無須解剖出來其各個零件即可斷定,也不用誰來向我們證明甚麼是精神,因為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當去判斷一個人是誰時,也無需逐個對照其臉部的各種特徵以與自己的記憶倉庫匹配,只需看到一個很籠統的整體形像或背影,甚至只是精神領域的一些抽象的神態、氣質,即可判斷出該人是自己認識的某某人。

因為數學根本上是非生命非精神的,所以靠數學的體系造就的東西也就根本是非生命和非精神的。這一點從現代科學對生物的研究方法即可見一斑。生物學中,對生命的定義是(參見維基百科):一類具有穩定的物質和能量代謝現象、能回應刺激、能進行自我複製的半開放物質系統。從該定義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它的研究對象不過是生命的物質載體而已。現代生物學對於生命的認識多注重其組織結構,通過解剖組織、冷凍切片等方式來研究,經常是「殺雞取卵」來得到一些知識。其實這樣恰恰只能是認識其非生命的那些物質表象罷了。對於真正生命,尤其是人的核心特徵,意識領域內,它完全沒有涉及。那麼從純物質化的角度來研究生命,豈非緣木求魚?!

概括起來講,完全以數學為基礎的現代科學從本質上註定了它無法認識生命和精神現象的根本規律。上一章我們列舉的許多案例都表明了精神其實是一種客觀存在,甚至是可以直接改變物質的,物質和精神應該是統一的、一性的。而現在的主流科學,卻從其基點上幾乎完全忽視掉了精神這個層面。(待續)

--摘編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